枫树坪屋场上村民们的全家福笑脸墙。 华贤东 摄
7月30日清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薄雾在捞刀河畔未散,村民90岁的雷秀兰娭毑(奶奶)已在枫树坪屋场悠闲地遛弯。她路过的每一家门口,都张贴着132字的“三字经”村规民约,内容朗朗上口。村民夏成林笑着摘下黄瓜塞给老人:“尝尝鲜,墙矮一尺,心近一丈。”
三字经 化解人情债务
“过去村规八页纸,村民翻两页就犯困!”芦塘村党总支书记刘玲向记者感慨。2021年,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条文浓缩成24句方言“三字经”:“砖瓦柴,摆整齐”规范环境,“公益事,要积极”激发奉献,“养禽畜,莫扰邻”调和矛盾……句句押浏阳土话韵脚,朗朗上口的韵律,让村民们记得住、用得来,聊天时脱口而出。
“新村规民约的重点,除了普及新政策,还在于宣传推广移风易俗。”刘玲表示,红白喜事一直是移风易俗工作的难题。村里红白理事会成立后,第一件事便是邀请全村德高望重的老人齐聚村部会议室。当提议推广“三字经”新村规民约和“寿宴简办”后,多位老人提出疑问:“我送出去6000元礼金,不办岂不蚀本?”
“那我就带这个头!”70岁老书记文兆纯拍桌说:“鞭炮吵得脑壳痛!省下钱给村道装灯多好。”身旁80岁的胡俊良老人则掏出泛黄笔记本:“我也赞成,‘三字经’好记好用,我想了一句看能不能加进去:‘贺寿辰,旅游好;收人情,添烦恼’,要得不?”
更生动的案例,来自今年3月雷秀兰的韶山之行。当红白理事会理事长胡得劝90岁的她简办寿宴时,老人有些犹豫。胡得展开村规民约耐心解释:“娭毑看这句‘敬老人、多陪伴’,办酒的钱花在您自己身上不好嘛?‘人情债、害三代’,省下的钱,够带崽孙去韶山看毛主席像!”生日那天,雷秀兰拿着全家在毛主席像前的合影向全村“炫耀”,这张笑脸照在村民群里刷屏了好几天。
两块砖 撬动心中围墙
从“三字经”出发,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做老百姓能理解的事,这种文明新风,已成为芦塘村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
枫树坪屋场如今道路宽阔平整,文化广场上花团锦簇,是村民们茶余饭后最好的公共活动空间。“刚筹备建设屋场时,可完全不是这样。”芦塘村党总支副书记罗玄回忆,当年两米高墙割裂邻里,进村土路窄得连板车都卡轮。决定建设屋场的那个夜晚,村“两委”干部在广场上挂起汽灯,和村民们一起摇着蒲扇,开了一场屋场夜话会。
“拓路要各让半米!”话音未落,现场顿时炸了锅:“半米?我菜园削掉一垄葱蒜谁赔?”“墙拆矮了鸡跑谁家?”罗玄抓起两块砖砸进泥坑:“莫急!一块砖24厘米,两边各让一砖头,车过就不刮后视镜!”村民伸脚比划着嘀咕:“早讲‘让一砖头’嘛,这下明白了!”很快,枫树坪屋场55处围墙拆除,“降高透绿”让私家庭院变成了共享的“绿色福利”。
更绝的是路口的“围墙擂台”。村里给出的设计方案草图,村民们都看不懂。于是,刘玲带领施工队在屋场的十字路口,连夜砌起四堵“样板墙”:竹篱笆透绿,木栅栏透光,青砖嵌花窗,石墩缠藤蔓。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评点,在路口便达成了统一意见。村民胡桂兰摸着篱笆感叹:“图纸挂墙上脑壳晕,实物一摆全清爽!”
枫树坪的路宽了,拆下的砖石在捞刀河边垒成了休憩长凳。村“两委”干部还请来摄影师,为全屋场150户居民拍摄了全家福,村民们的笑容被定格在屋场广场的中央。夕阳下,几个年轻人围着新装的路灯商议:“无人机巡田埂,要不要添进村规?”刘玲掏出本子记下。旁边的老汉笑道:“‘接地气,得人心’,管用的法子,哪个不服咯?”
一园菜 见证德治传承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芦塘村这片倡导文明新风的沃土,也孕育出了最动人的故事。
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于竹溪,十几年如一日照料着比他小两岁的邻居于志强。于志强因智力残疾,生活几乎无法自理,每年的除夕夜,于志强都是于竹溪家团圆饭桌上的“家人”。2020年年底,身体日渐衰弱,加上妻子视力几近失明,曾经精力充沛照顾别人的于竹溪,连自家的小菜园都无力打理了。
转机发生在党员们扛锄进门的那个早晨。“竹溪叔,您护了志强叔十几年,今天换我们接班!”半天时间,半人高的杂草被清除干净,菜畦被修整得整整齐齐,嫩绿的辣椒秧苗栽了下去。几十天后,辣椒挂果,黄瓜垂藤。连家里的卫生间,都给装了适老扶手。
昔日的小菜园,如今立着“德治传承园”石碑,新栽的树苗系满红绸,每根绸带写着村民手书的家风誓言,奉献精神在村庄里的新老接力中长青。
“法治、自治、德治、智治,这是我们芦塘村总结形成的‘四治融合’体系。”据刘玲介绍,近年来,芦塘村通过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覆盖群众4000余人次,解决民生问题300多件。“我们刚举办了孝亲敬老文化节,这也是村里连续第11年开展这项属于老人们的文化活动。”
发展越来越好的家乡,也吸引了不少村民回乡就业、创业。如今有160多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级集体经济也突破了50万元,文明创建有了更坚实的物质支撑,芦塘村也一步一个脚印,绘就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画卷。
本报记者 华贤东
通讯员 李波 盛元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