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惠阳区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各个环节
2019-06-06 16:1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粤组宣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土湖村两委干部在菜市场走访群众。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全区10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以组织力促集体经济发展 、以集体经济发展助组织力提升”的良好格局。

  党组织主导集体经济发展方向

  区镇村各级党组织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集体经济发展全过程。强基础,注重统筹谋划。区委对全区102个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布局进行分析研判,投入 4.6 亿元全域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上 “深耕细作”,为吸引优质项目“筑巢引凤”。区财政还投入756.3万元为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兜底保障,对 32 个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予以补足。强核心,注重定向把关。在村级推行“五个在前”工作法:党组织宣传政策在前、党组织听取民意在前、党组织凝聚共识在前、党组织决策拍板在前、党员示范带头在前,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强班子,注重“头雁”引领。聚焦班子结构年轻化、知识化,全区配备 148 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每村至少1名。选配76名执业律师担任村“法制副主任”,为村集体项目开发、合同签订靠前把关和全程指导。大力推进“农村党员人才回乡计划”,2017 年以来新选任的 36 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有 22 名是能力强、口碑好的“致富带头人”,占比达61%。98名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法人代表,“三个一肩挑”比例达 96%。提前选配 204 名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其中 83 名为经济能手或务工经商背景人员,占比41%。

 

惠阳区秋长街道茶园村木公幌“秋长谷里”项目全景。

  市场主体促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惠阳区已累计签约 77 个市场化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田园综合体、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等多种业态并行的农村发展格局。 “产业导入+土地流转”方式带动增收致富。通过导入现代农业、工业、文旅等产业项目,推动土地流转,依靠项目带动就业赢得商机。平潭镇阳光村发挥物流便利、耕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现代农业基地,配套开发国家农业公园项目;永湖镇凤咀村等生态资源丰富的村,着重开发建设休闲文化旅游项目。 “村企合作+城镇建设”方式共享收益。对于土地升值前景好的城中村,以村集体出让土地、企业出资兴建商业项目的模式,按一定比例折算开发商住项目,通过协议约定物业分成、收益增值。淡水街道土湖村白云坑建成农贸市场后,村集体增收40万,项目返还7500平方米商品房、2000 平方米商铺,同步解决村民自住安居和长期收益问题。 “股改整合+统一开发”方式自主招商选资。区委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市场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已完成 1366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工作,同步推进股份制改革。村党组织把村集体留用地、个人零散用地等资源“化零为整”,牵头开展股份制改革,整合资源成片开发,突出产业链条招商选资,利用租金进行收益分成。永湖镇彩一村党组织按照“土地不分家”“收益不分光”理念,整合蚬壳小组零碎分散的留用地资源,动员组织200多名村民进行股改整合,通过“承建商垫资建房、租赁分红优先还款”模式,逐步实现每年每股平均 3000元的收益,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3.9 万元积累到100多万元。

  群众主线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惠阳区建立保底、监管、考核三项机制,确保市场化运作公开透明、合法合理,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建立保底分红机制。区镇村党组织招商选资、搭建平台,村民以资产资源作价入股,社会资本在项目盈利前以租金形式为村民利益兜底,项目盈利后按比例分红,村民无需变卖资产就能实现增值收益。秋长街道茶园村与企业合作,连片开发 1600 亩乡村振兴文旅项目,签约日即领取3 年保底合作款536 万元,确保村集体和村民利益最大化。建立全程监管机制。通过农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掌上村务”平台、微信村务群,多渠道向群众公开财务,严防农村集体资产“跑冒滴漏”。在公开的交易平台进行市场化项目招标竞投,确保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秋长街道新塘村家博园项目通过街道交易平台公开招租,租金从每月每平方米1元提升至4.6元,增值溢价达4181万元,村集体收入从原来的 120 万元提高到 552 万元,村民年人均分红增加5160元。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把群众受益作为考核导向,探索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机制,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等7类项目28项指标进行考核,增设人均5000元绩效奖金,激励镇村干部担当作为。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