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桃花源”也有“烦心事”
2025-08-01 11:4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卢毅恒(中)和村干部共同商议优化停车道闸设置。(江桃村村委会供图)

  2023年9月,我来到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桃村担任党委副书记。江桃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民大多早早住上了小别墅、开上了小汽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村民生活怡然自乐,恰如江南水乡里的“桃花源”。

  可富裕村也有烦心事。村里的厂房和农房交错坐落,空间捉襟见肘,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停车难题愈加凸显。村民对于“停车难”的投诉很强烈。在经过充分的意见收集与议事表决后,村里决定加装道闸,试图通过收费方式调节车位供需矛盾。本以为“停车难”就此解决,岂料车位虽然多了,新的麻烦事也多了。

  “你们村怎么就收外地人的停车费,还这么贵!”今年1月,收费通知公布不久,外地租户王阿姨来村委反映不满,一旁的村民洪大妈顺势帮起了腔,“要是外地人不租村里的房子了,我们家一年收入都要下降不少。”这话引得不少围观村民附和。不到一个月,争吵声、投诉电话充斥着村委大院,民情日记本上记录的问题诉求越来越多。

  “莫非这次是好心办了坏事?”我疑惑地问村书记洪继明。洪书记耐心回答道:“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可归根到底还是要有一颗公心,咱们得和老百姓站在一起,齐心协力把问题解决好。”

  当务之急是平息矛盾。我把群众的诉求仔细分类归集,梳理出小时收费高、录入车牌限制多、访客停车券少等6项突出的共性问题,看似都是小事,实则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在村民这儿就是实实在在的不方便。手拿问题清单,村委牵头,联合街道、停车管理公司召开协商会。为广泛吸纳群众意见,协商会上还邀请了村民与外地租户,大家对着收费细则逐条讨论优化,只为争取适当降低价格,给予村民和租户最大的便利。

  补齐规划建设短板是关键一环。我戴上草帽,与停车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全面检查全村18组出入口,按照设计规范逐个优化道闸位置和设置形式。村民金大哥说:“闸杆太长、下降太快,老年人骑着三轮车过道闸有危险,特别是晚上都看不清。”我们当即决定缩短闸杆长度,减慢降杆速度,并且增加夜间照明灯带,让老年人和非机动车也能安全通过。

  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长治久安的核心所在。农村封闭式停车管理还是基层治理的新兴课题,一无制度参考,二无先例可循。“建议出台管理办法、纳入村级工程监督体系、规范财务审计……”我结合江桃村实际,通过国情调研和信息汇报,将群众呼吁汇编成文,向上级部门传递基层真实声音。6月底,区里正式下发《农村停车收费指导办法》征求意见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老百姓办一件实事从来不是一句轻松的口号,必须依靠脚踏实地的走访、精心细致的谋划和敢于作为的担当。作为一名选调生,就是要在在村工作中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 卢毅恒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