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下乡记|乡土女能人编出“指尖经济”
2025-08-01 11:4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百合花盆栽30件发山东青岛,向日葵花盆栽500件发浙江义乌,剩下的1000件货我们也得尽快赶出来……”盛夏时节,走进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小川镇小川村的西狭巧手坊内,负责人周东芳一边清点当天要发的货品,一边催促姐妹们赶制订单。酷暑当头,“巧手”们却丝毫没有懈怠,大家你做花朵我钩叶片,手法娴熟、分工有序,一堆毛线和铁丝很快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草莓花一束是四支红色一支绿色,然后再搭配小黄花。在指导徒弟们制作时,周东芳已麻利地缠好了一枝花。“合作商家对我们的编织品很满意,一次下单几百上千件,都有点供不应求了。”周东芳笑着说起她的“烦恼”。

  从最开始单纯喜欢钩编技艺,到后来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创办自己的手工编织作坊,周东芳的手工编织作品也由原来的自家日用品,逐渐成为省市县点名的展品,还畅销线上线下。一步步走来,周东芳的身份不断增多:编织爱好者、村妇联主席、优秀乡土人才、村委会副主任、全省“陇原巧手”培训师等。尽管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周东芳始终怀揣着初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留守妇女有事可做。

  编织手艺工作简单、上手快,就业方式灵活,周边村镇的留守妇女、陪读家长、残疾人都纷纷加入其中。

  “手工编织我之前就会一些,东芳给我们培训一下,让我们把编织材料拿回家做,有时间也可以到手工作坊来,做完交货就行了,顾家看娃都不耽误,手快的话,一个月能挣1500多元哩。”正忙着组装花枝的村民潘丽丽高兴地说。

  大小花束、可爱玩偶、毛线盆栽……西狭工艺坊的展示架上有几千种各式各样的毛线手工编织品。随着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这些编织品也搭乘电商“快车”发往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远销海外,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网红产品。

  “目前,我们线下已吸收了100多名妇女编织花卉、玩偶等手工艺品。线上通过小红书发布编织视频教程700条,发展线上供货人员400多人,产品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多家电商平台销售,线上线下销售年产值可达200万元,同时还和浙江义乌的外资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说起发展情况,周东芳如数家珍。

  “现在厂房主体已经完工了,接下来就是赶工期设计装修,争取在国庆节前后正式运营,到时候就能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平台。”为了实现年初目标,周东芳步履匆忙。

  周东芳手工编织的创业故事是成县众多乡土人才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县把乡土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不断加大对各类乡土人才的扶持力度,通过“人才+产业”模式,引导人才带头创业就业,实现“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通讯员 宋海涛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