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全力阻击基孔肯雅热 灭蚊!4000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
2025-08-01 09:2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一场突如其来的基孔肯雅热疫情,让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成为焦点。一场男女老少一同参与的蚊媒传染病防控行动,正在这座岭南小城紧张而有序地开展。

  在这场针对蚊虫的“歼灭战”中,顺德2万多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区级机关的4000多名党员干部也都下沉一线参与灭蚊行动。

  疫情可控:科学应对显成效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和人之间不直接传播。7月上旬,顺德发生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地疫情。截至目前,佛山市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其中90%以上集中在顺德。

  顺德乐从医院感染科病房内,六旬患者韦娜(化名)在蚊帐中舒展手腕,经过几天的治疗,她的关节刺痛感已明显减轻,“入院时路都走不了,现在好多了。”

  “目前报告的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乐从医院感染科主任林群介绍,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虽猛,但病程多呈“单峰热”,退烧后很少反复,只要切断蚊虫传播链,就能有效控制。他呼吁群众科学看待疫情,无需过度恐慌,但也绝不能轻视防护工作。

  林群的话指向这场疫情防控的核心——从源头清除蚊虫孳生。

  “疫线”攻坚:党员干部冲在前

  “阿婆,花盆托盘的积水要每天倒,蚊子就喜欢在这儿产卵。”陈村镇大都村村委会成立了一支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医护人员在内的队伍,走家串户开展排查清理,一边清理蚊虫孳生地,一边讲解防控知识。这样的场景,近日每天都在顺德全区206个村居同步上演。

  记者从顺德区委组织部了解到,各镇街、村居利用网格管理机制锚定靶点,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想方设法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

  乐从镇将全镇26个村居精细划分1873个责任网格,边排查、边消杀、边整治;勒流街道黄连社区按“141个小网格、29个大网格”体系开展行动,通过“广泛宣传、及早发动、精准防控、重点排查”,进行风险圈精准管控。

  黄连社区党委书记萧国松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特殊的照片:他踩着梯子翻墙进入闲置房屋,手里举着消杀喷雾器,背后是积满雨水的天台。得知社区出现病例后,这位退伍老兵带着党员突击队,对这一住户周边200米核心区展开“双轮消杀”。社区340名党员与89名居民代表组成排查组,对闲置房屋等易滋生蚊虫的区域进行重点清理。79岁的第三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劳淇辉也拄着拐杖逐户敲门,“跟着组织往前冲”成了他的口头禅。

  “无人机准备起飞,重点查闲置屋天台。”陈村镇花城社区,一台台无人机升空,指挥中心的屏幕上,闲置屋的天台、阳台清晰显现。某户天台的旧浴缸积了水,另一户阳台泡沫箱里藏着水洼,这些人工难触及的角落,都被无人机一一锁定。

  针对闲置屋多、人工排查难的问题,不少村、社区采用无人机航拍巡检,对天台、花园等区域全方位扫描,“空中视角”让顺德的防控转向“科技精准型”,基层一线的排查效率跃升。

  截至目前,顺德全区排查蚊媒孳生地24033个、清理卫生黑点8221处、清运垃圾近3905吨。在科学救治与精准防控的双重作用下,疫情扩散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

  导向鲜明: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自蚊媒传染病疫情发生以来,顺德区以“双报到”机制为抓手,统筹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下沉村居一线,带动群众全员参与防控攻坚战。

  “58个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与206个村居结对,4000名党员干部按‘早午晚巡访’工作制下沉对接村居,聚焦交通场站、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孳生地清理,全域协同发力,形成问题发现、任务派发、整改反馈的闭环。”顺德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说。

  为确保党员干部快速成为“防疫尖兵”,区里分批次对所有下沉党员和村居干部推行全覆盖岗前培训,通过疾控专家现场传授技巧,编印手册、制作短视频精准推送,“老带新”传帮带,确保“先培训再上岗”。

  锤炼党员干部,疫线成为识别干部的主考场。顺德印发《关于在防疫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工作方案》,组建5个专项工作组,聚焦党员在落实防控机制、组织灭蚊、动员群众等工作中的表现,精准识别先进典型。“对主动担当、实绩突出的,在评优评先、提拔任用中优先考量,形成‘宣传表扬一批、提拔重用一批’的鲜明导向,让防疫一线成为检验干部成色的‘试金石’。”顺德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说。

  截至7月28日,顺德的区、镇、村党员干部已有23.3万人次参与防控,蚊媒密度监测数据持续下降。这场由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参与的防控战,正让顺德的疫情防控网越织越密。

  本报记者 许露露

  通讯员 梁远腾 陈卓群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