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李瑞民:带领乡亲们向幸福出发
2019-09-29 16:15:00  来源:内蒙古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入户走访
与速冻豆角合作社携手发展村集体经济
整理档案
查看水稻长势
走进贫困户家中了解百姓需求
帮贫困户包饺子
东白音嘎查
  □本报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  路兴  赵弘
 
 

  秋风吹过,黄澄澄的稻田翻着金浪。眼下,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东白音嘎查的水稻进入了收割期,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

  趁着天气晴好,嘎查村民吴福全和妻子白领月来到田间,准备着收获这一年的劳动果实。“可得感谢李书记带着我们旱改水,今年种水稻就对了,我们嘎查的水稻种植户都丰收了!”白领月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她告诉我们,不止这片田里种植了水稻,李书记还帮着她们出主意,在自家的院子里也种上水稻。“那可比以前种苞米效益好多了,翻了一番都不止。院里那一小块地最少能打出700斤米,我家一年的口粮就够了。”

  白领月赞不绝口的李书记,是义勒力特镇东白音嘎查任第一书记李瑞民。

  2015年,李瑞民走出自己在乌兰浩特市审计局的办公室,来到东白音开始驻村帮扶。这4年来,李瑞民先后为村里建设休闲广场、温室暖棚、冷库、文化室,购置肉牛养殖设备,关心关爱老弱病残,支持有创业意向的村民创业……看到脚下平坦的柏油路,望着田里颗粒饱满的稻子,摸摸逐渐鼓起的腰包,东白音嘎查的村民无一不对李瑞民竖起大拇指。

  “当我看到东白音集体经济一步步壮大,村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我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心里暖乎乎的。”李瑞民深情地说,如果脱贫攻坚是一座大山,他愿意做那移山的愚公,用自己的行动,让东白音嘎查在脱贫路上不落一户,小康路上不少一人。

  【成绩单】

  东白音嘎查实现整村脱贫;

  29户产业扶贫户通过全市产业扶贫验收,异地搬迁12户乔迁新居;

  建成了400平方米温室暖棚两个,用于村民培育水稻苗;

  协调资金25.5万元,为村集体建设了56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

  协调并整合扶贫资金120万元,为村集体购置肉牛养殖设备,并出租给合作社10年,每年租金5万元;

  借助“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了5个冷库,共计430平方米,为村集体增加了稳定收入来源;

  先后被评为乌兰浩特市优秀共产党员、兴安盟青年岗位工作能手、兴安盟优秀工会工作者;

  2019年1月,被审计署评为全国审计机关驻村第一书记主题宣传活动“优秀代表”。

  【面对面】

  记者:驻村“第一书记”这份工作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是如何融入东白音嘎查这个集体并被村民所认可的?

  李瑞民:在驻村的过程中,我其实一直在问自己,第一书记是干什么的?我想第一书记首先意味着一种责任。由于我在城市里长大,没有农村工作生活的经验,再加上东白音是民族村,语言不通,这给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就是要多接触,“到哪山、唱哪歌”,更要心系农户,要为帮扶村的村民们实实在在解决难事。因此,我通过入户走访,把普通群众和贫困户的家庭情况都烂熟于心,主动帮助村民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比如,积极联系市里家政公司为村内有打工意向的村民提供工作,免费为村民安排培训就业;帮助村内致富能手协调申请创业资金;协调我们局帮助购买扫道机,加强村容村貌建设;为东白音幼儿园购买投影仪,给孩子们买新书包、学习用品,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这些点点滴滴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工作,百姓们对我有了了解,也更加信任我,有困难愿意找我帮他们解决。

  记者: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驻村以后您是如何帮助嘎查做好产业规划、找准产业定位的?

  李瑞民:我们村紧挨着察尔森水库,近几年水稻价格非常好,因此我们和村里研究决定,帮助东白音发展水稻产业。通过协调旱改水项目,目前我们嘎查水稻面积发展到3700多亩。种水稻的效益也很好,百姓们的收入基本上翻了一番。我刚来那年他们种植玉米,一亩地也就能挣800块钱,而种水稻一亩能挣2000元,按照人均5.3亩地来算,每人增收近6000元。2016年,我又协调上级资金,建成了400平方米温室暖棚两个,用于村民培育水稻苗。这对于以种植水稻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东白音嘎查村民来说,非常有帮助,因为温室暖棚建成后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村民还能用到统一栽培、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实现增产增收。

  记者:听说东白音嘎查以前是个集体经济空白村,您是怎样帮他们壮大集体经济的?

  李瑞民:东白音嘎查地少人多,没有集体经济、集体用地、机动用地、村集体资金、企业,也没有外来投资人,这些都导致了这个嘎查贫困落后。我组织东白村两委班子和格尔草原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达成了合作社+农户育肥牛养殖项目的合作协议。现在合作社通过领养、认养、托养等合作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并安置贫困户就业11人。在这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合作社发展肉牛加工需要大型机械设备,这又给嘎查带来了一个契机,我们申请了120万资金,购买了6台大型机械设备,与合作社签订了十年租赁合同,每年仅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记者:“第一书记”承担着建强基层组织的重要使命,您是怎样让基层党建焕发活力的?

  李瑞民:作为“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一定要给嘎查留下一个好班子、好队伍,这是对这个村子的负责,不能说我在这工作这个村才能发展,如果有一天工作队撤了怎么办?因此我从基础工作抓起,围绕加强班子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3个方面,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我们以嘎查书记为首,实行坐班制,安排值班表,定期召开周例会,同时结合村里实际情况以及党员应该做的事,用接地气的方式讲党课。我还组织全体党员实行了党员包胡同制度,村里每名党员都承包一个胡同的环境卫生,并将此党员的名字挂在胡同里,让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善,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今,两委班子更加信任我,我们也更加团结,有了他们的支持下,对于完成驻村工作我是非常有信心的。

  记者:扶贫先扶志,您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李瑞民:在这方面,乌兰浩特市提出并实施了扶志长志气的“积分制”管理活动。怎么在村里推行,我们确实费了不少心思。我们每个月都派出“积分制”领导小组,进行入户打分,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三个人一组,每次都留下影像资料和照片,同时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告诉老百姓,为什么分数有高有低。为了让贫困户重视“积分制”这个事儿,我还想了一个办法,按照市里的要求是要每个月一评分,但是这样一来由于金额太小,有些人不当回事儿,因此我们按照一个季度一考核,这样每户一次能拿到200元左右,大家的积极性上来了。通过这些办法,我们嘎查里的贫困户越来越主动参与乡村环境卫生整治,邻里之间更加和睦,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

  【群众说】

  张春花(双榆树嘎查哈日文都艾里村民):

  我们家白高娃(东白音嘎查贫困户):

  李书记在产业上没少帮助我们一家,我们想选择发展养殖业,李书记就帮我们盖了牛棚,一开始养了两头奶牛,现在已经发展到5头了。李书记性格特别好,不管是不是贫困户,只要有事找他,他都特别上心,想尽办法帮你办,村里的贫困户敖敦其木格老伴去世了,没钱办后事,李书记就发动两委班子成员带头为老人家捐款,还去镇里和市里协调,帮助这一家渡过难关。这一件件事,我们嘎查里的人都看在眼里,审计局真是为我们东白音嘎查派来了一位办实事、办好事的好书记。

  包喜(东白音嘎查贫困户):

  我们家里耕地少,过去想外出去打工挣钱,但是我妈岁数大了离不开人照顾,只靠着这点地里的收入,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李书记驻村之后常来我们家,知道我们想搬出土房,就张罗着帮我们盖起了新房。房子盖好了,看到我们没钱修院子、建阳台,李书记又帮着我们家买了沙子水泥,建好了阳台,包括家里的电,都是在李书记的关心下才弄好的。这些在别人眼里不算个事,但对于我们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讲件件都是个大难事,现在家里的环境这么好,我妈可以安享晚年了。李书记还帮家里落实了养牛产业,下一步我要把家里的这6头牛养好,把日子过好,回报李书记对我们的关心。

  陈布日额(东白音嘎查贫困户):

  我和我老伴享受异地搬迁的好政策,搬进了市区里,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这些手续都是李书记帮忙跑下来的。李书记看着我俩岁数大了,没有劳动能力,就建议我们把家里的四头牛送到合作社代养,这样我们不用操心就能有收入。现在我们吃喝不缺,产业上也有稳定收入,现在的生活就是享福了。我喜欢拉四胡,我要把这些党的好政策还有像李书记一样的好干部对我们的帮扶,都写进好来宝里,唱给更多的人听。

  郎树青(东白音嘎查妇联主席):

  我觉得李书记是一个在工作上特别认真,对老百姓特别负责的人。李书记刚到我们村的时候,因为不太懂蒙语,每次入户的时候,都是我跟着做翻译,一开始老百姓们都不太愿意和他沟通,比如我们嘎查有一个政策兜底户那森吴里塔,平时很少和别人交流。李书记为了帮助他,就经常去他们家,有什么困难都第一时间帮着解决,慢慢地那森吴里塔开始接受了李书记,信任了李书记,从内心里感谢李书记。因为李书记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的,他和我们村所有贫困户都相处得都特别好,老百姓和他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

  青格勒(东白音嘎查书记):

  李书记对嘎查里的工作比对自己家的事情还上心。去年有段时间,他原本要陪他的父亲去外地做手术,机票都买好了,结果嘎查有一个村民突然生病,还没有钱去治疗。他知道以后,立刻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旁,回到村里走家入户发动村民捐款,自己又借了一万元给这位村民,让他去长春治疗,另外还给他协调了大病临时救助。李书记以前当过兵,他来以后也改变了我们村两委的工作作风,通过这几年的磨合,我们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党员代表那种散漫的状态不见了,现在全镇十几个村里头,我们嘎查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工作都特别认可。以前的东白音嘎查在集体经济上是个空白,通过他这几年的努力,现在村集体收入大概有300多万元。我相信,在李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嘎查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看明天】

  “现在我们正站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上,下一步我准备在庭院经济、美丽乡村建设上下功夫。”李瑞民说,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他要带领东白音嘎查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为了让大家的庭院产生效益,李瑞民申请了“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在东白音嘎查建设了包括一个速冻库、两个保鲜库、两个冷冻库在内的5个冷库,目前已经出租给腾远速冻豆角合作社。这一项目除了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还将带动更多的人在庭院里种植豆角。

  “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还负责回收,老百姓在院里种豆角稳赚不赔。”李瑞民说,他们要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庭院内外、房前屋后、住宅附近的零星土地,发展庭院经济。

  李瑞民还积极向市里申请,准备由村集体出资,把“积分制”管理活动在整村推广,引导和带动全体村民改变精神面貌,进而实现嘎查村整体风气的变化,让“比富裕、比和谐、比美德、比环境”的氛围在嘎查逐步形成。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