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洪流中的“主心骨”
2025-08-01 09:0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7月31日,北京市召开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7月23日至29日,北京遭遇强降雨天气,截至7月31日12时,全市因灾死亡44人,失踪失联9人。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失踪失联人员中有4名是一线抢险救灾的村党支部书记。

  怀柔区琉璃庙镇位于京北山区。强降雨发生后,党员冲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孙胡沟村党支部书记尹春燕及其爱人,在组织群众转移时不幸被洪水冲走,目前正在全力组织搜救。

  这场持续147小时的暴雨大考,北京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日夜坚守,成为受灾群众的“主心骨”。26日晚,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延庆区部分村庄出现险情,桃条沟村受灾严重。桃条沟村党支部副书记翟永会立刻挨家挨户敲门示警,组织大家撤离。今年89岁的村民翟大爷说:“这么些年我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雨,多亏了山子(翟永会小名)把我从家里背出来。”

  27日夜,怀柔区紧急启动山区群众紧急转移安置预案,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守护战”打响。安州坝、后山铺、龙泉峪等多个村庄的千余名群众,在党员干部与志愿者的护送下,有序撤离至集中安置点。在长哨营满族乡三岔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邰继兴协助开展乡域各村险情摸排,驱车深入卫星电话无法联系的村庄,排查险情、安抚村民、协调发电设备,全力保障村民基本需求。

  28日清晨,平谷区镇罗营镇关上村村口西桥在强降雨中损毁,整村被困。救援力量火速驰援,历经3小时艰苦奋战抢通“生命线”。当日下午,北部村庄3000余名村民开始整村转移。救援中,熟悉村里每条路、每户人的网格员,带领救援人员精准定位需转移的村民,确保不落下一人。

  28日下午,强降雨引发红门川河水位高涨,紧邻红门川河的密云区大城子镇杨各庄村防汛任务重、压力大。2024届选调生、杨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贾京京与包村组长、组员紧急走访排查,共转移危房险户19户47人。与此同时,不老屯镇沙峪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夏菁菁积极牵线搭桥,紧急调拨2台大功率发电机、移动电源及强光手电筒100部。2023届选调生、石城镇捧河岩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饶梦荣加入石城镇物资保障小组,至29日下午5时,共参与接收24批捐赠物资,包括饮用水3000余件、面粉2000余公斤等,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饮食安全。

  “清淤消隐、抢修道路……大雨停了,但我们的工作不能停也不会停。”31日上午10时,2024届选调生、北京市密云区高岭镇石匣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唐毅告诉记者,“后续村级救援队积极开展自救,镇里统筹力量救援,如遇困难,积极向区级部门反馈,请求支援。”

  本报记者 刘凤双

  通讯员 管仲新 李天格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