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范晓洁) 今年以来,甘肃省金昌市着眼破解“空心村”基层党建难题,在永昌县红山窑镇创新试点“党建联合体”,探索建立组织联建、产业联营、乡村联治机制,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深度融合。
永昌县探索构建“乡镇党委—产业联合党委—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成立吨包袋、高原夏菜、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3个产业联合党委,通过实体化运作,有效整合12个联建村资源,推动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赢、共驻共建的党建格局。采取“强村带弱村”方式,成立共富公司,整合马家坪等4个村吨包袋加工车间资金、技术、人才、订单等。采取“村企联建”方式,整合高古城等3个村辖区内高原夏菜产业上下游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搭建村企联营交流平台,发展高原夏菜产业。采取“村村联建”的方式,整合姚家寨等5个村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粮食储藏、芨芨草扫帚加工等产业资源,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农机作业、劳务输转等全链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现村民增收与集体经济壮大“双赢”。截至目前,各联合党委提供就业岗位超300余个,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万元以上、群众年增收5万元以上。
推行“庭院会”“板凳会”,通过宣讲政策、议事协商等提高留守村民参与村级事务主动性,开展上门送温暖、义诊义剪、教育科普等服务10余项,惠及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