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村党总支书记卢强志(右)为村民送合影照片。 邹斌 摄
“真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还能跟‘天安门’合影,多亏了小卢书记!”3个月过去,江西省庐山市温泉镇温泉村的赵大娘提起4月份那次特别的合影活动,依然记忆犹新,“开始时以为年轻人搞花架子,没想到他做事这么上心。”
赵大娘口中的“小卢书记”,就是温泉村新任党总支书记卢强志。从村民最初印象里“村里来了个年轻的新书记”,到如今大家亲切称呼的“小卢书记”,卢强志用自己的真心与实干,一步步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信赖。他的经历,正是庐山市扎实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的缩影。眼下,一批像卢强志这样的“后浪”书记,活跃在农村一线,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根基。
广开渠道选优“种子”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一年前,庐山市部分村面临“带头人”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视野不宽广等问题,发展遇到瓶颈。庐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日初分析,许多村书记不是不想干事,而是习惯用老思维、老办法开展工作,引入后备力量,就是要通过“鲶鱼效应”,促进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能力素质整体提升。
为此,庐山市深入开展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由市委常委带队全覆盖组建工作组,广泛开展“荐才”等活动,每逢重要节日登门拜访在外优秀人才。通过积极回引一批、挖潜发展一批、公开招录一批,精准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63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达47.9%,大专及以上学历更是高达95%,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卢强志就是该市广开渠道、深入摸排找到的优秀后备力量之一。当时,温泉村原书记即将退休,年轻党员又大多在外务工。温泉镇党委书记陈维光带队深入摸排,最终锁定了在当地多家企业担任负责人的卢强志。“卢强志在多个基层岗位历练过,能力很强。唯一顾虑是他非本村人,群众基础可能薄弱。”陈维光回忆道,“经过与村‘两委’干部、老党员、群众多次座谈沟通,镇党委决定让他跨村试岗锻炼,目前成效显著。”
精准滴灌育强“苗子”
初到温泉村,卢强志遇到了挑战,想做事却找不到突破口。在市、镇两级的重点支持下,他积极谋划温泉村产业发展,引进企业打造“温泉+康养”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同时,成立物业管理公司服务度假区内的小区,既提升了度假区内的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又提高了村集体收入。
卢强志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庐山市的系统培养机制。该市开设头雁领航班、雏雁强基班等,采取“理论+实践”“观摩+比武”相结合的方式,对后备力量进行全覆盖培训。同时推行“2+1”导师帮带制,由一名乡镇班子成员和一名村书记担任导师,县级领导包挂重点对象,乡镇班子成员常态化结对联系,传授经验方法,确保后备力量“想干、会干、有为”。
经过一年的“精准滴灌”,后备力量整体能力显著提升。卢强志因表现突出,已被正式任命为温泉村党总支书记。据统计,后备力量已领办创办村级经济实体33个,其中6人被任命为村党组织书记,23人依法依规进入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的活力正在有效释放。
暖心关怀助力成长
“既要鼓励后备力量干事创业,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扎根、施展才干。”庐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曾明明强调指出。
在一次家访中,陈维光关切地询问卢强志:“到村工作半年多了,习惯吗?工资比公司少了,也更忙了,家里支持吗?”卢强志坦诚相告:“刚来时确实不适应,群众不认识我,工作放不开手脚。但慢慢就成长了。特别是自己挨家挨户沟通,争取资源修沟渠、装路灯,看到乡亲们的笑脸,那份满足感难以言喻。家里人都很支持,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干,要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他坚定地说,“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做事,群众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为持续激发队伍活力,庐山市构建了“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库”的管理机制,落实“两必访三必谈”制度,即家庭重大变故必访、重要节日必访,入库前必谈、政治生日必谈、年底必谈,确保后备力量培育工作连贯、有效。
“庐山市着力抓好‘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坚持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使用一批,持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乡村发展后继有人。”郭日初表示。
通讯员 帅冬 熊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