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的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黑鱼泡镇黑鱼泡村,暑气挡不住热闹。吉林省金控集团驻黑鱼泡村工作队把“金禧瓜新品种新技术推介会”办在了平阳堡屯的西瓜地里,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农业专家、种植户代表踩着泥土赶来——不是看热闹,是来学技术、谈合作、算收益,实打实琢磨怎么让“金禧瓜”变成乡亲们的“致富瓜”。
“瞧这瓜纹,多匀称!”推介会现场,镇赉县西瓜种植带头人孙晓月捧起一颗圆润的“金禧瓜”。刀口轻轻一划,瓜皮应声裂开,鲜甜的汁水也随之溢出。她声音中带着自豪:“这可是农科院耗时8年培育的‘硬核’品种。”孙晓月介绍,这种瓜的抗病性强,农药打得少,最核心的优势是口感好,甜度比普通品种高出了约2度,并且采摘后常温下保鲜期长,存储和运输都有优势。
“硬核”品种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实干精神。他们为瓜农量身定制“错峰种植日历”:提前20天播种,提早上市以避开供应高峰,这个结果也让西瓜单斤售价从2元涨到3.5元。包装设计也是工作队亲力亲为的成果,礼盒上“金禧瓜”三个字搭配地域特色图案,瞬间提升产品辨识度。
“瓜农”王立新蹲在瓜田边,沾了泥土的手里攥着记账本:“5亩地头茬收6000斤,工作队对接的企业订单已入账4万多元。合作社统一采购化肥,省下15%成本;新申请的信贷买了农机,算下来纯利超8万元。”展板上的数据更令人振奋:全镇10公顷无籽西瓜,90万斤产量预计产值突破200万元,农户增收名单清清楚楚,每一笔账都写着希望。
“种得好只是第一步,关键得让产业链转起来。”省金控驻村工作队队长邹润轩边说边拿起那张画着产业环节的示意图,把整个闭环讲得明明白白:“左边是农科院的试验田,新品种得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推广;中间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标准,11户农户都按标准来做;右边对接了6家采购商,从超市到电商平台,销售渠道都覆盖到了。”
好西瓜重在好口感,金禧瓜受市场欢迎,和其甜度高不无关系。在种植时有怎样的技巧?农业专家刘彦召现场传授“秘诀”:膨果期控水防软瓤,摘前3天断水,甜度就能保持,甚至还能再提高些。驻村第一书记们也围坐在一起商量,想法交流中冒出不少点子:“我联系了长春的经销商,2万斤订单需要溯源标签”“周末搞采摘游,不少亲子家庭过来体验”“包装上印‘镇赉特产’,联合周边村子打造地域品牌”……
要让“金禧瓜”真正扎根乡土、成为带动乡亲们持续增收的长效产业,驻村工作队早已盘算着更长远的发展蓝图。邹润轩说道:“咱们要先摸清瓜农的想法,看看明年有哪些农户想扩大种植规模、需要申请信贷支持的,到时候直接对接集团下属的农金服公司,还能帮着申请贴息政策,减轻大家的资金压力。”
他接着补充,今年除了按计划推进现有工作,还得多组织几场技术培训会,让农户们把种植手艺练得更扎实;销售端也不能松劲,除了维护好现有的采购商,还要主动走出去拓展更多潜在大客户,让“金禧瓜”的销路越拓越宽。同时盘活村里的闲置校舍,改造成特色民宿,精心推出“摘瓜体验+农家饭品尝”的研学游项目,让产业链条从单一的种植销售向多元业态延伸。
这颗凝聚着科技、帮扶和汗水的西瓜,正运往更广阔的市场,也带着乡亲们走向越来越甜蜜的生活。
通讯员 鲁兵 杨翼鸣
本报记者 周晶
镇赉县“金禧瓜”新品种新技术推介会现场。(镇赉县委组织部供图)
镇赉县“金禧瓜”新品种新技术推介会现场。(镇赉县委组织部供图)
镇赉县“金禧瓜”新品种新技术推介会现场。(镇赉县委组织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