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治理”激发城中村自治活力
2025-07-08 14:4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黔灵镇东山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期经历大范围土地征收后,村民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自建房出租成为村民主要收入,但也导致辖区自建房排布密集无章。截至2024年底,东山村户籍人口3553人,常住人口10623人,村内以流动人口居多。

  在公共事务治理决策中,多数村民成为“沉默的围观者”,寄望于他人行动而自身共享利益,集体事务陷入日渐衰败的螺旋。为打破这一困局,东山村积极探索“参与式治理”模式,旨在激发村民参与村寨治理的内生动力。然而调研发现,村民自治意愿缺失、村寨基础设施薄弱、乡村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依然突出。

  在城中村的公共治理迷局中,东山村为了打破管理难、群众看的僵局,开始探索“参与式治理”的村民自治之道,在东山村内构建起“空间共治+利益共生”的双轨治理模式,让“各扫门前雪”向着“共护一方净”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好“参与式治理”,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强化村民自治观念。提升村民参与感需从小处着手,在身边事中体会自治效能。大力推广“房前屋后,小事共治”,由村委会牵头,以村寨道路或自然区域为单元,将村民户划分为若干小组,民主推选负责人,采取费用均摊方式,共同解决如路灯维护、小型管道清淤、巷道卫生管理等切身相关的公区问题。建立健全诉求闭环反馈机制,利用线上微信群、线下公示栏等平台,对村民提出小微诉求及其后续整改情况及时公示,让村民切实看到变化、感受成效,从而激发其持续参与的积极性。

  探索利益关系重构。针对村内道路、堡坎、公共水管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修缮,构建“村民+村委会+政府”的成本分担机制,遵循“四议两公开”程序,按受益范围或产权关系协商确定资金分摊比例,扭转“政府办、村民看”的被动局面。探索建立“租户代言人”制度,从长期稳定居住的租户中推选代表,邀其列席村内议事协商会议,畅通诉求建议的表达渠道。对于提出并被采纳实施、取得实效的合理建议,通过透明公开的程序给予租户代表适当激励,以此提升租户群体的归属感和参与度。

  提升人才招引力度。通过拓宽本土人才来源,挖掘并吸引本村待业青年、退伍军人等力量投身村务管理,建立村级人才库,将有特长、有热心、有时间的村民纳入其中,鼓励其参与村内事务。积极引入外部支持,争取政府下派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选调生等力量,探索与周边村居、群团组织建立合作机制,并在专业性强的领域寻求高校或市场化专业团队合作。强化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重点发展为村集体发挥实际作用的积极分子,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集体事务。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黔灵镇东山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王子韵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