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心书屋”到“书香满村”
2025-08-14 09:4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下冻镇驮江村的村委会便已传来琅琅书声。这间曾经门可罗雀的“农家书屋”,如今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改变,始于那个从北京远道而来的身影——驻村第一书记刘志丽。

  两年前,初到驮江村的刘志丽面临双重困境:这个边境村落不仅是经济薄弱村,教育氛围更是沉闷。村委大院的“农家书屋”虽存在多年,却鲜有人问津。“书柜整齐,灰尘更整齐。”刘志丽回忆。从江西大山走出的他深知:乡村振兴,教育必须先行。

  他开始奔走筹款,升级书屋设施,添置大量新书。然而硬件易改,观念难移。即便村“两委”大力宣传,村民仍鲜少踏入。转折点出现在去年7月26日。那天,刘志丽策划的首届“书香满农家·青年促振兴”读书分享会,吸引了200余名青少年参与。此后,书屋定期举办阅读活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阅读,村头巷尾悄然增添了一份书香气。

  黄瑜曾是村里的“问题少年”,一度因沉迷手机游戏辍学在家。刘志丽没有放弃他,一次次上门谈心,带他到农家书屋,给他讲自己的故事:一个江西山村的小孩,如何通过读书走出大山,走进北京,最终站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如今,黄瑜已在南宁商贸学校计算机专业就读二年级,他目光坚定:“毕业后,我想去参军!”

  这样的故事在驮江村不断上演。2024年初,刘志丽发起“希望之星”第一书记助学计划,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募集善款,重点资助驮江村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子。2024年暑假,他举办“金秋助学·爱心圆梦”活动,对考上大学的7名新晋大学生进行助学奖励。截至目前,他已募集意向捐助资金12万元,发放捐助困难学子助学资金3万元。“没有刘书记,我可能就放弃学业了。”受助学生黄江丽哽咽道。

  此外,刘志丽还组织暑期返乡的50余名在校大学生、中学生成立“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配合村“两委”参与乡村治理,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劝导、防溺水宣传巡逻、村屯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为推动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驮江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大课堂”“大熔炉”中成长成才、锻铁成钢,已有3人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在刘志丽看来,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过程。他常对村民说:“我们给孩子的每一本书,都可能成为他们看世界的窗口。”这种坚持正在显现成效:受助大学生暑期返乡时,主动协助举办“金秋助学”活动;曾经沉默寡言的壮乡孩子,如今在读书会上侃侃而谈;村民茶余饭后的话题,从家长里短变成了“谁家娃又拿了奖学金”。

  “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该做的事。”面对赞誉,刘志丽总是轻描淡写。但村民们记得,这位“贴心书记”如何用两年时间,让一个边陲村庄听见了教育的回响。如今,驮江村书声琅琅,而刘志丽仍在为新的助学项目奔波。他知道,那些被知识点燃的梦想,终将照亮乡村振兴的明天。

  本报记者 尹丹丹 通讯员 陈欢 潘俊鹏

  驮江村的读书会。(驮江村村委会供图)

  驮江村的读书会。(驮江村村委会供图)

责编: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