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一个人,振兴一个村 甘肃天水麦积区筑牢村“两委”后备力量蓄水池
2025-10-30 10:4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清晨的薄雾萦绕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的万亩苹果园里,果农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今年这批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名单里,有不少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果农陈春花语气里透着期待,“咱们的花牛苹果,就需要这样既懂种植又懂市场的带头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头雁”。“头雁”迎风奋飞,群雁才能协力向前。为建强村“两委”队伍、夯实基层治理根基,麦积区未雨绸缪,全面推进人才储备工作。研判小组穿梭在379个行政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之间,通过蹲点谈话、板凳会等方式摸实情、听民意、找能人,全面掌握各村班子运行情况、干部储备和群众期待。

  田间地头识人才

  “建强队伍不能临时抱佛脚,一定要下好先手棋。”麦积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充权表示。在麦积区的各个村庄,一场对村级带头人的筛选工作正在系统推进。通过打破地域界限、行业限制、身份区别,各村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台账,重点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9类人员中物色人选,为村级后备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目前,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已达758人,每个村都储备了2名45岁左右的后备力量。“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们要实现从 ‘有人选’到‘选能人’的转变。”郭充权介绍。在镇村两级精准摸排、集体研判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带队下沉,逐村听取汇报、逐人分析研判,对后备人选的带富能力、群众基础、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试岗练兵显本领

  温室里养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麦积区创新推出试岗锻炼机制,将后备力量直接放到一线实战练兵。无论是推进重点项目,还是调解邻里纠纷,都让他们扑下身子真干实干,在火热实践中学习如何联系群众、如何推动工作,练出真本领、真担当。

  麦积区已从后备人选里挑出129名好苗子,安排到美丽乡村建设、产业项目落地等关键岗位实践历练。这群“准头雁”憋着一股干事创业的劲儿:环境整治冲在前,志愿服务抢着干,基层党建认真学。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有杆秤:“这些干部,是真来干事儿的!”

  试岗锻炼不仅让后备力量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更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厚植了为民情怀。麦积区通过这样实实在在的淬炼,为乡村振兴培养了一批接地气、有本领、靠得住的生力军。

  精心培育强根基

  带头人不仅要会领路,更需要自身硬。在麦积区委党校的教室里,一场针对村党组织书记及其后备力量的培训正在进行。学员们专心聆听老师讲解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课程。“培训就像及时雨,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甘泉镇云雾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闫智通说。

  麦积区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等方式,对后备力量进行全覆盖培训,重点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构建结对帮带机制,由167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379名现任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后备力量,通过手把手传授经验、面对面指导工作,助力快速成长。此外,还实施学历提升计划,按照专科1200元、本科1800元的学费补助标准,今年以来已鼓励60余名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提升。

  畅通渠道激活力

  晋升通道是催化剂,待遇保障是稳定器。麦积区全面打通后备人选晋升通道,在村“两委”职位出现空缺时,优先考虑综合表现优秀的后备人选。对表现突出的,优先列为各级各类评选表彰人选。近两年通过招录、选聘等方式,已有多名村干部进入公务员和事业编岗位。

  “现在村干部的职业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区委组织部干部杨潇说。区里严格落实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实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发放制度,同步落实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政策,让后备力量思想上没包袱、经济上没顾虑。

  “选对一个人,振兴一个村”。通过扎实推进人才储备工作,麦积区为村“两委”队伍建设夯实了基础,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正整装待发,准备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大展才华。

  通讯员 王智栋

  天水开放大学麦积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暨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2025(春)级开学典礼。(麦积区委组织部供图)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