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山:以“党旗红”绘就“丰收黄”
2025-07-23 08:3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甄赟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金浪翻滚、农机轰鸣,又到一年夏收时。在甘肃省武山县,一场由党员带头的夏收攻坚战正火热进行。

  “我种了50多亩小麦,地块比较分散,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小麦收割,基本不可能,多亏村党支部帮忙联系了两台收割机,小麦才得到及时收割!”四门镇西堡村种粮大户王建平看着金灿灿的麦粒装满口袋,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武山县龙台镇阳屲村党员志愿者帮助留守老人转运麦子。 程明 摄

  面对夏收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武山县依托镇、村、组网格化责任体系,精准对接农户与农机手需求,推动作业调度从“农户盲目寻机、农机随机接单”的被动模式,向“需求提前锁定、农机按图作业”高效模式转变。目前,全县自有小麦联合收割机68台、对接外来收割机330余台,有效满足夏收期间农机需求。

  在龙台镇,党员先锋服务队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成为一道暖心的风景线。这支由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里党员组成的队伍,不仅承担护麦防火,还承担着为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抢收抢种的任务。

  “我们靠近林区,山高路陡,收割机无法直接到田间开展作业,为此我们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带着工具设备,随时待命,一方面护麦防火,另一方面帮助孤寡老人收割转运麦子。这几天,我们计划结合7月份主题党日,动员更多在家党员参与进来,壮大党员先锋服务队,为更多群众提供服务。”董庄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先锋服务队队长陈晓军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说。

  为全力做好夏收生产,武山县全面统筹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310支,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等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夏收难题,为无劳动力家庭、残疾人家庭等困难群体提供代收服务,全力保障夏粮归仓。

  “禄书记,我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最近又连续降雨,今年家里3亩小麦没法收割,能帮我家收割一下吗?”寨子村村民雷成全联系村党支部书记禄小霞商量夏收之事。为何群众这么信任村干部,这归功于桦林镇寨子村党支部,依托村集体农机服务站,上门为留守老人、身体不便和外出务工村民提供收割服务,群众只需要提供地块位置,村党组织就能根据位置开展收割装袋服务,把保障群众夏收工作做到了“最后一公里”。

  武山县还结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各级党组织不断创新服务夏收模式,依托村集体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服务,有效保障夏粮颗粒归仓。截至目前村集体出动收割机560多次,为外出务工群众收割小麦8700多亩,为特殊困难群众免费收割680多亩,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受到群众一致“点赞”。

  “以前愁晒粮,现在村委会广场成了‘黄金晒地’,还有干部帮忙翻晒。”鸳鸯镇费山村费继军望着铺满广场的麦粒喜笑颜开。

  “考虑到群众晒粮难题,我们对辖区13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全部进行排摸,确定晒粮点17个,并全部向群众共享开放。同时,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站,为群众提供饮水、休憩的场所,组织在职党员帮助群众开展晾晒服务,及时提醒村民们注意防晒和水分控制。”武山县鸳鸯镇党委书记何想忠说。

  为做好服务工作,武山县委组织部向各级党组织下发开放党群服务中心公共区域助力夏收的工作要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将300余处小广场改成小麦“晾晒场”,在村级综合服务大厅设立起农机服务接待点,为农机手提供休息、就餐、维修等服务,帮助排查安全隐患。同时,通过村党组织微信群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引导群众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收割作业,并结合墒情调整秋粮种植结构,实现以秋补夏、保收增收。

  通讯员 甄赟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