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专题 > 走近“第一书记” > “第一书记”专访> 正文
段治东:让“股份制合作社”落户穷山村
2018-11-30 09:47:00

  段治东介绍清凉村乡村旅游规划

 

 

  无论严冬还是盛夏,宁夏海拔最高的隆德县陈靳乡清凉村第一书记段治东总是为村里脱贫致富的事情奔波着。这样的工作状态,段治东已经坚持了近4年。

  2014年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宁夏分行选派段治东担任清凉村第一书记。4年来,段治东扎根清凉村,一心一意带动村民脱贫致富。2017年9月,清凉村获得“2017年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现代新村”荣誉称号。“这项荣誉来之不易,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把清凉村打造成更具魅力的全国最美休闲乡村。”段治东说。

  清凉村位于六盘山最高峰米缸山西麓边缘,海拔2200米,因依山傍水、气候冷凉而得名。虽然坐拥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却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全村131户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6户。

  段治东担任第一书记后,经过一番调查,发现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周边有1700多亩林地,草肥水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养殖生态鸡。”段治东将自己的想法在村委会说出后,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

  2015年8月,村里10名党员带头出资10万元,入股成立隆德县首家以经营林下经济为主的农民合作社——隆德县清凉山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试养了1500只本地土鸡,因为采用生态散养的方式,土鸡一上市便受到消费者欢迎。当年,合作社出栏土鸡1000只。年末,入股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

  试水生态鸡养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批入股的农户尝到了甜头。有村民感叹:“不用外出干苦力,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真是想不到的美事。”2016年3月,村里发出一份招股启事,引来了29户村民入股,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合作社的总股金一下子飙升至38.8万元。当年,段治东决定采取多元化入股方式,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脱贫致富。“有钱出钱,没钱可以用土地入股。”清凉村共有680亩耕地,其中400亩种植苗木,还有280亩山地荒芜,村委会决定将山地开发后种植万寿菊,并以股份加入合作社。

  2016年,合作社按照“股份合作+特色产业+休闲旅游”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鸡、黑山羊、万寿菊和生态餐厅等产业,年底总收入达到104.6万元,除去各项支出53万元、工资41万元,实现纯收益9.8万元。当年底,合作社按每股40元进行了分红,社员中最多的领到了4000元,最少的也领到了480元。村民杨正科开心地说:“去年我除了从合作社领到1600元的分红外,和老伴在合作社打工挣到的工资就有3.3万元,以后再也不用离开村子去打工了。”

  对于在金融单位工作的段治东来说,发展林下经济的有益尝试,让他坚定了实施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的信心。

  2017年初,他结合村里的实际,按照村集体资产、资金入股和农户土地入股方式,挂牌成立了隆德县首家村集体经济组织——清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起“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新机制,由此正式拉开了清凉村的股改之路。

  对于农户的股份份额,段治东在前期分配的基础上,按照极度贫困户、建档立卡户、一般户三个类别,实行3000元/人、2800元/人、2500元/人三个档次分配股份,并发放股金证书,从而实现户户人人有股份。对于农发行总行捐赠的20万元,村委会签订协议后加入合作社统一经营,以“捐改股”的形式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农发行宁夏分行还发动职工捐款,为村里的6户特困户以人均1650元的标准签订入股协议书加入合作社经营,从而拓宽了特困户的增收渠道。

  一年来,股份制改革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也为村民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段治东告诉记者,2017年,清凉山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总收入143.6万元,其中,工资性支出75万元,盈余16.5万元,农户户均分红551.95元。

  自从驻村的那一天起,段治东就认定: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的自然环境是清凉村最宝贵的资源。

  清凉村三面环山,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慢,夏不入暑,冬不干冷,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清凉山高,清凉水流,清凉六月如清秋”的气候特征,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守着这么好的资源,村民不但没有富起来,还清贫了几十年。”段治东感慨地说,“我要带领村民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6年以来,清凉村以建设“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为目标,着力打造“清凉世界”。在修建村道期间,村里规划将村道与清凉寺景区打通,并投入资金建设了旅游民宿窑洞群,还将一间工棚改建成生态餐厅,专门供应绿色原生态健康食品。村里还以设立“清凉村艺术家部落”为契机,吸引具有一定艺术造诣和学术层次的知名书画艺术家到清凉村设立工作室,并举办书画作品展,进一步提高了清凉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吸引力。2017年,清凉村游客接待量超过2万人,旅游收入达到60万元。“看着村民脱贫致富,付出再多辛苦都值得!”段治东说。

 

  本报通讯员 张艳 宁新

  本报记者 姜嘉琪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