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村支书媳妇”扮演者,庆阳市正宁县规划局干部 彭静妮)
回忆自己三年的帮扶工作,有太多的感动。当我们自发捐款为群众送衣送物送农资,修缮房屋时,群众握着我们的手热泪盈眶,久久不松;当我们盘膝而坐与群众一同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致富计划时,群众眼中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翼,依门相送更道常来;当我们为村上送去村庄整治规划和图书、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时,村“两委”班子掌声不绝感谢不已……
三年过去了,村子旧貌换新颜,早已摘掉了“贫穷”的帽子,而我也结识了许多“穷亲戚”。但我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扶贫工作正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我们必须不忘铮铮誓言与初心,闯关夺隘再出发!
愿我们的“微信步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情景剧“拐子女儿”扮演者,庆阳市合水县吉岘乡人民政府干部 宋小小)
2017年8月,走出大学校园的我,成为了基层建设队伍中的一员。基层工作的磨练、干群之间的沟通、同事之间的交流,加速了我角色的转换。“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让我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农村困难群众。只有走进百家门,真正沉下心来,坐在农家,道实情,下实功,才能见实效。只有扶志扶智,问需于民,改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脱贫的信心与决心,才能解百家之忧。基层一线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新的天地,愿我们的“微信步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愿我们的精准帮扶换来群众的如期脱贫。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些年轻干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火热情怀
(情景剧策划,中共庆阳市委党校主体培训科负责人 贾海洲)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我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围绕全市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乡村干部,进行分批分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此次参与编排演出的23名年轻干部,有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乡村干部,均来自庆阳市8县区扶贫工作一线,平均年龄27岁。他们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经历,有实践、有思考,有感悟,有情怀,有担当,有决心,有思路,有信心,传播了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展现了年轻干部的新风采,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火热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