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名法官,欠款纠纷是最常见的案件,而笔者亲历的这起法官为当事人算出的“四笔账”,既是一笔亲情账,也是一笔伦理账,更是一笔良心账。
王老太今年76岁,家住河南省罗山县楠杆镇檀岗村,老伴儿早早地撇下她走了,亲生的六个子女,只有小儿子和两个女儿主动承担起赡养义务,其余三个儿子近年来对她不管不问,甚至连家门都不让她进,王老太是又生气又无奈又伤心。
前一阵子,王老太在邻居家看电视,讲的是一个老人的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收入很高,却不管老娘,老人只好靠捡破烂为生,实在生活不下去了,一纸诉状把两个不肖子告上法庭,最后在法官的帮助下打赢了官司。
王老太心想,这电视里说的事不是和自己的一样吗,于是动了打官司的心眼儿。到了罗山县法院楠杆人民法庭见到了法官,王老太情绪激动,将压在心里多年的闹心事儿一股脑倒了出来,说到抚养子女的艰辛,说到她现在的处境,不由得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受理了王老太的案件后,承办法官感觉到案情虽然简单,但还是比较棘手,因为赡养案件既是一个法律问题,更重要是思想问题,老人打赢官司不难,而难就难在判决的执行上,所以,一定要彻底解开母子的心结,争取调解解决此案。
很快,王老太的案件开庭了,王老太的六个子女、儿媳、孙子、外孙和邻居挤满了小小的法庭。庭审中,老人的三个儿子及媳妇情绪激动,首先摆出老人的种种不是,然后再提出一堆自己的困难,对如何赡养老人却只字不提。
在征得双方的调解意见后,承办法官首先为老人的子女们算清了四笔账:一是怀胎时间账,常言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老人一生共生育六个子女,怀胎六次,共计六十个月,折合怀胎时间整整五年;二是哺乳时间账,按照人类的哺乳规律,从出生到断乳,平均为一年半,那么老人生育六个儿女所需哺乳时间共需九年;三是奶水数量账,按照生存的一般规律,每名婴儿从出生到断乳,每昼夜平均要吃奶水一斤,那么养育六个子女共需奶水三千二百八十五斤;四是缝补浆洗时间账,承办法官当庭表示自己无法计算,要求老人的子女自己计算一下。
听完了法官算出的“四笔账”,王老太的三个儿子和儿媳都低下了头,法庭安静极了。见此情景,承办法官提高了嗓音:“老人一生光是怀胎、哺乳的时间就占去了她整整14年的大好时光,再加上她操持家务、缝补浆洗无法计算的时间,真正属于老人自己的时间能有多少?现在你们都成家立业了,老人年岁大了不能劳动了,就没人管啦!你们做儿女的良心何在?”说到此处,有的子女已忍不住掉下泪来。
接下来,承办法官并没有提出要求王老太的三个儿子拿出多少钱来赡养老人,而是继续提醒每位儿女,扪心自问,应不应该赡养老人,怎么让老人过好晚年生活。
沉寂了许久,王老太的大儿子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要赡养老人,愿意把老人接回自己的家中,其他两个儿子也纷纷表示要求赡养老人。
看到这一幕,王老太喜极而泣:“法官不仅维护了我的权益,使我老有所养,更难得的是连起了我们两代人失落多年的母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