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同心县贺塬村第一书记丁海燕:修路引水兴产业,样样行
2021-03-26 09:5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岳宝华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家家盖起了宽敞明亮的红砖瓦房,户户用上了清澈的自来水,平整笔直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6年间,原本被贫穷困扰的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预旺镇贺塬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驻村第一书记丁海燕。

丁海燕(右)帮村民喂羊

  丁海燕今年56岁,是宁夏吴忠市水务局工会主席。2015年,她来到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地带的贺塬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第一天,她入户走访了8户农家,一圈跑下来,让她揪心的是,脚下没有路,眼中不见绿;屋里不生火,柜中无细粮;一袋土豆吃一冬,村民住的多是危房。丁海燕心里“压力山大”:怎样才能让全村人脱贫致富?

  贺塬村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全村223户,稍有门路的都搬走了,留下的村民不少是老弱病残,缺乏劳动能力的。最让村民犯愁的是缺水,他们必须到13公里外的河里拉水。

  要想富,先修路。丁海燕先向“娘家”吴忠市水务局筹措了14万元,与村民一起苦干2个月,终于修通了一条出村砂石路。通路的时候,村民们奔走相告:“这位女干部,能干事。”2017年,丁海燕又协调吴忠市交通局,投资45万元新建了一座拱水桥,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题。接着,她又多方沟通,促成饮水工程项目落地,实现了村民期盼多年的户户通自来水的梦想。

  丁海燕始终把老弱妇孺放在心上,她个人就捐赠了8000多元资助残疾家庭的孩子。她喜欢孩子,村里的孩子也很喜欢她,她入户走访,孩子们都舍不得她离开。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她大力倡导村民种植苦荞、红葱和小杂粮,现在全村户均种植小杂粮40亩、红葱10亩,人均年增收4000元。经她积极推进,村里新建31座标准化圈棚,新增牛羊养殖2000多头。

  从此,贺塬村有了稳定的脱贫项目,家家有了脱贫产业,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留任第一书记后,她创建了“扶贫庭院”模式,只要村民在种植、养殖、编织、劳务输出等方面满足相应条件,就被选为“扶贫庭院”。这两年,全村共打造“扶贫庭院”39家,其中手工编织业15户,养殖业24户。

  “多亏了丁书记,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70岁的村民老黑高兴地说。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