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养蟹 效益增七成
2025-09-26 14:0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华贤东 通讯员 王秀廷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9月23日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江苏省大闸蟹多个核心产区密集开湖。在宿迁市骆马湖畔,一只只蟹笼缓缓收起,第一笼大闸蟹被捕捞上岸。

  江苏大闸蟹产量占全国50%以上,宿迁是重要的大闸蟹产地。在开捕仪式现场,宿迁市楚丰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市农产品产销协会会长张成群介绍,早在20世纪80年代,宿迁市泗洪县就开展了大闸蟹养殖,如今全市养殖水域超40万亩,年产值突破84亿元。“宿迁市大闸蟹往往能卖到次年春节,甚至形成了冬季到宿迁吃河蟹的差异化竞争力,但在品牌建设与销售渠道等方面,仍需迎头追赶。”张成群说。

  宿迁市2019年首次推出区域公共品牌“霸王蟹”,取义与出生在宿迁的西楚霸王项羽有关联。今年,为进一步打造区域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品质,宿迁市有了许多新动作。“楚丰集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设包含收购、零售、分拣、暂养等多个环节在内的‘霸王蟹’批发市场,为产业发展赋能。”张成群介绍。

  与此同时,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宿迁市湖滨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还与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在滨湖新区建立“霸王蟹”基地,在选塘、投苗、喂食、投料、水质管理等环节全流程参与,包销1600亩蟹塘,年产量预估在50万斤以上。

  该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螃蟹集中上市,蟹农不赚钱,消费者高价也买不到好产品,作为线上平台,就是要解决好优质农产品的供需错配问题。

  养蟹超过30年的泗洪县车门乡王沟村刘峰对此感触最深。早在2021年,王沟村就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盘活闲置厂房、与周边村党支部联合引进电商协同仓项目等方式,探索“党支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多方受益。

  合作开始后,电商平台向刘峰反馈市场需求信息:“满黄满膏蟹在市场上非常抢手,已成为消费新趋势。”于是,刘峰便改变思路,采取低密度、高品质的养殖模式,每亩水塘只养300只螃蟹,投喂的也是冰鲜鱼虾等优质饲料。“螃蟹的成熟期比以往提前了10天左右,产量降低了但销售额提高了,我自己这100亩水塘,过去一年只能卖30万元,现在能卖到50万元。”刘峰说。

  在刘峰的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蟹农愿意喂新鲜海鱼、玉米、豌豆、黄豆等来提高螃蟹品质。

  “螃蟹不仅要会养,也要会卖。”在泗洪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程智看来,建设销售体系和品牌,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是必由之路。

  在联合会所在的泗洪县西南岗片区,螃蟹养殖面积超过2万亩。联合会建立了协同仓,电商团队不仅参与从选塘到水质管理的全流程,还推行了一套基于规格、饱满度等多维度的精细分级模式,实现优蟹优价。

  “我们省心又省力,已累计带动1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现在,每日订单量也稳定超过5000单,日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程智说。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