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黄钢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大桥村党总支书记
徒:马海洋,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大桥村党总支副书记
徒弟谈收获:“压担”下的破茧成蝶
2023年8月,我来到稽东镇大桥村,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得知被分到“稽东明星村”,我既兴奋又有些忐忑,在大桥的“明星”光环下,我到底能做些什么?回望两年工作,是黄书记如父如兄般的指引,让我在大桥扎下根来,一步步实现了梦想。
初到大桥,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千头万绪的工作,我充满干劲却也迷茫。黄书记没有让我从边缘事务做起,而是直接让我牵头负责共富星村、人才创业园、一老一小等重要创建验收工作。看着堆积如山的政策文件和复杂的验收标准,我向黄书记坦言:“黄书记,我不太敢牵头负责。”黄书记看出了我的不安,用他那带着乡音的坚定语气对我说:“小马,放心,放手去做,我会看着的。”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于是,无数个夜晚,村委会的灯光成了村里最晚熄灭的星。我埋头于材料撰写、数据整理、方案修改,每当遇到瓶颈,黄书记总会适时出现,或是点明关键,或是协调资源,或是分享他多年积累的“土办法”。8.2万余字的验收台账,最终换来了所有项目成功通过的捷报,这份喜悦,不仅源于荣誉,更在于这段经历让我真正沉入了大桥。
熟悉了村情、民情之后,我常常在想:“我们选调生来到基层,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又能够真正留下些什么呢?”厚厚的4本工作笔记、2本民情日记和2本走访记录,是我寻找答案的宝库。还记得2023年底在黄书记家蹭饭时,他语重心长对我说:“小马,你现在也熟悉村子里的情况了,可以为大桥的发展出出点子了。”
这句话点燃了我的创业热情。大桥村地处柯桥南部山区,但村内却有5家涉及农文旅的企业,如何盘活这些资源?一个想法在我脑海中成型,那就是组建联合发展平台。我将想法与黄书记之后,他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好,看准了我们村的潜力。”在他的全力支持和牵头下,由我具体负责联合发展平台的搭建工作,从平台命名到章程起草,从企业沟通到机制设立,黄书记始终在身边一步一步指导我。2024年2月,“和美大桥”乡村共富联合体正式成立,并由我担任平台秘书长,每月一次联席会议,每月一场大型活动。联合体目前已经举办了稽东春山好、当当嗯娘厨艺大赛、国际友人看共富、民俗风情节等十几场文旅活动,不仅为本村百姓提供休闲娱乐,也带动了各家企业50多万元的农产品销售。
在这个过程中,黄书记放手让我去闯,又在制度起草、方案策划等关键处把关定向,教会了我如何凝聚共识,破解山区发展难题。这个平台,见证着大桥从“单打独斗”到“联合共富”的转变。
黄书记常说:“最好的工作永远都是走出来的。”去年年底,我和黄书记开始了年度的入户走访工作,从前坞到上冯,再到后坞自然村,一共274户,我们走了整整两周时间。还记得走到一位独居老人家中,他紧紧拉着我的手,絮叨着买药难、吃饭不方便的日常琐事。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我,也让我真切感受到,村中老人的“日常小事”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核心大事”。
走访结束后,大桥村“心田计划”的构想在我心中愈发清晰,整合党员、志愿者、医疗团队等多方力量,提供老年助餐、送药上门、商品代购等综合性服务,让爱真正流入老人心田。经过我和黄书记的努力,我们在上冯桥头成立了老龄爱心食堂,组建了“家有大桥”志愿者队伍,解决了老人吃饭就餐、送药上门等问题。我们还与绍兴中医院、绍兴第二人民医院、越城牙科医院等开展党建联建,对接医生专家每周五上午开展医疗驻村服务,解决老人看病难问题。也正如黄书记所说的那样:“群众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认可。”这份“心田计划”,不仅温暖了老人,也在我心中深深烙下了“为民服务”的初心。马海洋
师父有话说:“放手”下的破土成长
2023年8月,听说有个市级机关的选调生要来我们村锻炼,既期待又有些打鼓。期待的是村里能来个有知识的年轻人添把火,打鼓的是担心这大学刚毕业的“秀才”,能不能吃得了山村乡镇的苦,能不能真心实意给老百姓办点事?
小马来报到那天,那股认真劲儿就让我觉得不一样,他没在办公室多待,而是主动要求尽快熟悉村子。我想,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就决定给他“压担子”,让他牵头几项村内重要创建验收工作,当时我拍着他肩膀说:“放手去做,我会看着的。”这话是给他定心,也是给我自己立下的责任。看着他熬夜写材料,一遍遍修改方案,那股不服输的韧劲慢慢显出来了,当所有项目都成功验收,我这心里头,比自己当年干成事还高兴!
小马让我欣赏的,是他身上的那股闯劲,他爱记笔记,走访勤快,经常琢磨村里发展的金点子。还记得23年年底他提出的企业联合体的方案,既贴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又解决了企业的困难堵点,我也全力支持他干。看着他忙前忙后搞活动,把“和美大桥”乡村共富联合体搞得风风火火,还得到了上级领导肯定,我也感到无比欣慰。
小马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群众的那份真心。还记得去年底带他挨家挨户走访,小伙子一步不落,老百姓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认认真真记在本子上,挂在心里面。走访结束之后他琢磨出了“心田计划”,为了助餐点、送药服务跑前跑后,人晒黑了,说话办事更“土”了,年轻人看到他也拍着肩膀喊“黑哥”,活脱脱一个村干部模样。乡亲们的笑脸,就是对他最好的夸奖,也是给我最大的安慰。
师徒一场,是缘分,更是责任和传承。我把十几年跟乡亲打交道的“土方子”教给他,他也用他那股子年轻劲儿“刺激”我这个老头子。看着他争取的项目落地、总结的经验被认可、站在台上从容讲述大桥故事,大桥村的美好未来越来越近。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小马书记”来到基层,来到农村,把乡村振兴的路走得更稳、更宽、更亮堂!
黄钢强(左)和马海洋。胡泽锋
黄钢强(左)和马海洋在巡村。胡泽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