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为青海省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任务来临时,生于牧区、熟悉牧民心思的格合勒主动站出来:“我去吧!”一句承诺,一个行囊,一摞政策手册,他踏上了通向草原深处的新征程。
格多村面临着生态挑战——近万亩草原退化为黑土滩。刚在村子里熟悉情况的格合勒,就将黑土滩治理定为了工作的“头号工程”。他顶着牧民对放牧受限的疑虑,带着专家踏遍每一寸荒芜土地,制定科学方案。草种飞播与人工补种齐头并进,草原管护队日夜巡查,灭鼠行动精准展开,格合勒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复苏的希望。
牧草覆盖率从不足30%提高到85%,昔日的黑土滩终于重披绿装——牛羊归处,草色如茵,牧民们感叹:“格书记让我们的草原又活过来了!”
格合勒精通藏汉双语,这是他的工作优势,也更容易直抵牧民心坎。他将政策文件化作牧民听得懂的“大白话”,《双语惠民政策手册》成了家家户户的“掌中宝”。牧民才让一家五口蜗居在“秋窝子”险房中的困境,尤其让他揪心。当得知建房资金难以迅速到位,他自掏腰包并四处奔走,用真诚打动爱心人士。当崭新的彩钢房在草原上拔地而起,才让热泪盈眶:“做梦都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格书记比亲人还亲!”
让牧区的村民、孩子们接受教育,提升文化水平,是格合勒心中更大的目标。他发挥选派单位优势,在村委会办起“暑期藏文书法兴趣班”。孩子们最初好奇握笔,后来能工整写下“民族团结”“我爱家乡”。格合勒还成功申请了玛沁县教育局奖补资金,资助困难学生20余名。
2023年任期将满,格合勒心中牵挂着村里未稳的产业和困难群众。村民们纷纷挽留:“格书记,你可不能走啊!”格合勒在挣扎中选择了留下。他在连任申请中写道:“格多村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不能离开。”
如今的格多村,产业规划更细了,帮扶举措更实了。从黑土滩披绿到饲草丰收,从险房变安居到笔墨传薪火。“你把心交给草原,大家便把你刻进心里。”格合勒说。
格合勒(右上)在牧民家中走访入户。(玛沁县委组织部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