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访谈 | 创新“挂联诺”机制 助力低收入人群增收——访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毅
2025-11-17 09:1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本报记者 尹丹丹 通讯员 李庚武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将巩固衔接反馈问题整改、高质量完成过渡期收官攻坚任务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防返贫监测对象帮扶力量不足、群众增收渠道单一等短板弱项,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拓展“挂联诺”机制的形式与内涵,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包乡联村、结对联户工作机制。“挂联诺”机制是如何运行的,目前成效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隆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毅。

  记者:张部长您好,隆德县推出的“挂联诺”机制,核心内涵是什么?

  张毅:近年来,隆德县探索建立以“党员户挂牌、联系群众、承诺践诺”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服务群众“挂联诺”机制,通过解决急难愁盼,搭起党群“连心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乡镇党委制作、村党支部组织,在农村党员户家门口统一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要求在职党员在党群服务中心、农业经营主体等服务群众最前沿设立先锋岗,无职党员在草原防火、防汛抗旱等急难任务第一线划定责任区。

  同时,党员要全面履行政策法规宣传、安全维稳协管等“八大员”职责,做到“五必访、五必记”。组织联户党员、村组干部、驻村干部走访群众,询问民生诉求,由党支部对党员承诺事项进行审核把关,抓好公开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记者: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面,隆德县推行“挂联诺”机制有哪些关键举措?

  张毅:我们通过三方面举措,来确保“挂联诺”机制发挥成效。

  强化政策支撑,将“挂联诺”机制嵌入到巩固衔接全过程。构建覆盖乡、村、户三级的包联责任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巩固衔接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每名县级领导包抓1个乡镇、联系1个行政村,每名县直部门(单位)和乡镇负责人包抓1个行政村,通过常态化实地调研、听取汇报、进村入户等方式,重点破解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关键难题。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为每户低收入家庭配备1名农村党员和1名帮扶责任人,实行“双包联”,应联尽联、全面覆盖。聚焦产业发展、就业扶持、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好民生实事。综合考量产业基础薄弱、低收入人口集中等因素,确定16个巩固衔接任务重的薄弱村,从县级机关抽调64名熟悉基层工作的干部组成工作组,开展蹲点督导,协助整改突出问题,推动政策、工作和责任落到实处。

  做实结对帮扶,将“挂联诺”机制落实到服务群众最前沿。落实“农村党员+帮扶责任人”帮扶低收入户机制,推动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精准直达农户,积极营造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联户党员与帮扶责任人定期走访,全面掌握低收入家庭人口、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变动情况,及时收集困难诉求和风险隐患并上报村“两委”。村“两委”综合分析研判,快速制定帮扶方案,实现早干预、早帮扶。充分发挥党员产业带头人示范作用和帮扶责任人支持作用,综合采取土地流转、技术指导、产业托管、思路引导、资金协调、消费帮扶等多元方式,助力低收入家庭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同时,联户党员和帮扶责任人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密切关注低收入群众在健康、教育、养老等方面的生活状况,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因户施策,将“挂联诺”机制体现到助农增收实效上。联户党员和帮扶责任人依托县委制定的特惠扶持政策,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监测户(兜底户)“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计划,“一户一策”多渠道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目前,共落实到户扶持资金50余万元,为1101户监测户和兜底户配套产业,户均增收0.3万元。实施“金秋增收”计划,对8至10月期间低收入户出栏肉牛、补栏羊、生猪、家禽以及新增蜜蜂给予补贴,对新建或改造“微菌园”并从事菌菇生产的低收入户予以扶持。创新推出多种产业托管代管模式,确保低收入户分享产业收益,动员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将耕地托管给村集体经营,村集体将收益全部返还;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引导低收入户将自家牛羊猪等牲畜托管至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新型经营主体,自己外出务工,实现发展产业和打工挣钱“两不误”。引导县域内在建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吸纳低收入人群就近就地就业;出台奖补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县域内中小微企业、帮扶车间等吸纳低收入人群就业;整合农村村集体光伏租金收益等资金,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对弱劳动力、半劳动力或患大病等低收入人群优先安排岗位。

  记者:下一步,“挂联诺”机制将如何发展?

  张毅: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聚焦两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在建强骨干队伍上发力,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青年中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队伍。二是在激发党员动能上发力,将“挂联诺”机制嵌入到巩固衔接全过程,动态选派党员和干部结对帮扶,在政策宣讲、矛盾调解、乡风文明等岗位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队伍的担当作为,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