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我来到湖南省耒阳市导子镇畔山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助理。我们村老人、小孩比较多,两年间,为村里的“一老一少”服务的经历,成了我到村任职珍贵的记忆。
村里的工作不能自说自话,一切都是从政策落实与村民需求出发。在日常走访中,乡亲们不经意间的念叨,我都默默记在心里。
在一次走访中,80多岁的陈奶奶无意间的话触动了我:“上次正式拍照还是大儿子结婚时,那会儿头发还黑着呢。”说着,她下意识地捋了捋花白的鬓发。我萌生了为老人们拍照的念头。
我连夜设计活动方案,联系了城区“爱心义剪”团队,精心设计了活动海报。还记得张贴海报时,几位老人们围在旁边,一边念一边笑:“这小曹,还要给我们老头子老婆子拍照呢!”
活动当天,理发师们细心为每位老人修剪发型,我则忙着帮老人们整理衣装。看到镜子里焕然一新的自己,老人们脸上绽放了笑容,让我印象深刻。拍摄时,有的老人紧张得手指微微发抖,我就不停地逗他们开心:“张奶奶,笑一个,您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人!”
一位奶奶拿着照片,用布满老茧的手摩挲了许久,跟我说:“小曹,这张拍得好,等我走了,就用它。”那句话像颗石子投在我心里,也让我意识到了这件小事的大意义。
村里的孩子们很多,他们的生活与教育同样是我特别关注的事。我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发起“纸都书香润童心,选调领读伴成长”活动,为孩子们争取来了千余册图书和一批文体用品,点亮班级图书角,并组织选调生团队设计趣味课程。
今年8月,我还办起了暑期义务托管班,30多个孩子每天准时来到村部教室。我们一起做游戏、读故事,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有个内向的小女孩在结业时悄悄拉住我的衣角问:“曹老师,明年暑假你还在吗?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暑假。”
从最初的生疏到如今的熟悉,我走遍了畔山村的每一个角落。老人们会拉着我的手话家常,孩子们见到我会欢快地跑来打招呼。这种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觉,让我体会到自己到村任职这段时光的意义,也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要发展产业,也要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孩子快乐成长。
曹鹏
曹鹏(右一)在村为老人拍摄照片 (畔山村村委会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