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县:把致富经掰开了讲给大家听
2025-07-01 15:02: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通讯员 刘雍林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真没想到,当年的烂摊子村,现在成了全县标杆”“蔬菜大棚赚的钱翻了好几番,咱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6月底召开的湖北省随县庆“七一”暨整体提升环境推进会上,一个个实打实的乡村振兴故事,让台下的村书记们听得热血沸腾。当天,随县聚焦“强支部、兴产业、优环境”主题,亮出了那些带着泥土味的鲜活案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学可鉴的“随县方案”。

  长岗镇党委书记黄鹏分享发展经验。(随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请能人回村,后进村逆袭成“尖子生”

  说起厉山镇桂家台村,以前大家直摇头——“两委”班子年龄大、观念保守,干啥都落在别人后头。咋办?镇里下了“死命令”,包村干部一头扎进村里,天天泡在田埂上、农户家里,还从外头请回了80后企业家何世伟。起初,何世伟还有顾虑,可架不住大家一趟趟上门,心一热,决定回村竞选村支书。

  上任后,何世伟就像上了发条,四处拉项目、找资金。村里的路坑坑洼洼,那就修!一口气修了10多公里通组公路;堰塘淤塞,那就清!16口堰塘重新蓄满了水;还建起10万棒香菇基地,带着60多个村民一起干,人均年增收7000元。以前拖后腿的“落后村”,一变成了“致富样板”,大伙都说:“村支书有本事,村里才有奔头!”

  抱团发展,小蔬菜做出大文章

  安居镇的蔬菜产业,规模不小,可利润却总上不去。车岗村党支部书记刘辉直叹气:“种得多卖得贱,单棚年利润才万把块钱。”2022年,镇里想出个联村共建的法子,车岗村出地、皂角树村出钱、王家沙湾村出技术,凑到一块儿成立了农业公司。本以为这就够了,没想到第二年又整了个大动作——成立蔬菜产业链联合党委。

  这一“联”,效果立竿见影。农商行送来了200万元贷款,职业经理人带来新管理模式,青茄价格从1.5元涨到2.5元,产量涨了,成本还降了。党员们也没闲着,20多名党员技术员天天泡在地里教农户,2000多户农民学会了新技术。党员贺新富琢磨出“瓜菜轮作”的新招,单棚年利润直接突破5万元。3年时间,蔬菜产业净收益翻了5倍。

  打扫卫生,也能“扫”出金山银山

  在长岗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别小看打扫卫生,这里头藏着大生意。”珍珠泉村借着大洪山景区的人气,整治环境,打造了4公里“花海长廊”,一下子成了网红打卡地。增加的游客带动了餐饮、住宿和农产品销售。

  好经验得推广,可咋做呢?基层书记们纷纷在行动。喻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胡贵玲带头干,天不亮就拿着扫帚清扫广场,把公共区域当成自家院子来收拾,村民们看着都不好意思,纷纷加入。熊氏祠村想出“娃娃评委”的点子,孩子们唱着童谣评卫生,大手牵小手,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东庄畈村实行“责任田”网格化管理,积分还能换奖品,环保成了新时尚。

  环境好了,游客自然就来了。全镇餐饮民宿的客流量是去年的158%,周末一房难求。湖北文旅集团直接追加1.53亿元投资,连“德芭与彩虹”书店都选择落户这里。游客们都说,长岗这地方,来了就不想走。

  发布会上,镇、村党组织负责人把“致富经”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听。刘家岗村“贴心服务聚民心”、南岗村“打特色牌闯市场”、常安店村“变生态美为百姓富”……点点滴滴,既是个人感悟,更是致富秘诀。

  “这些典型案例都是制胜密码,可感可学可用,要深学细悟其中蕴含的方法理念,把一地经验转化为全域动能。” 随县县委主要领导在会上号召。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