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他俩是去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慰问活动上,他俩是困难儿童,瘦瘦弱弱的。”去年5月,刘明艳来到十里村,与向阳组邓家姐弟结下一段深厚的帮扶情谊。
“我是民政部门选派的,困境儿童和孤寡老人的事我就多留了一个心眼。”刘明艳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民政局派驻普安县南湖街道十里村驻村工作队员。她第一次走访姐弟俩的家,同行的村干部何广忠介绍说,姐姐10岁,四年级,弟弟8岁,二年级,他们的父亲2019年不幸去世,母亲离家出走未尽过抚养义务,至今失联。祖父祖母照顾他俩,但老人年迈多病,一家人靠民政兜底保障基本生活。
去年7月,邓爷爷因糖尿病病情严重入院治疗,家里生活雪上加霜。刘明艳及时帮邓爷爷申请辅助行走器,并为这个特殊家庭申请临时救助。在研判政策后,为姐弟俩申请行政保护。但是,邓爷爷不愿孩子离开身边。同时,公安部门告知,孩子母亲年初在贵阳机场有踪迹,这条路彻底走不通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去年10月,邓爷爷去世,刘明艳吊唁时发现这家连大米都没了,赶紧协调送去救助大米,又送上过冬的衣服。
孩子们没有表情的脸刺痛了她的心,也坚定了她破解“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难题的决心。为了两个孩子的命运,她在民政、司法、法院等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理清程序步骤,申请法律援助,协调专业律师明确诉求、完善资料,陪同办理立案手续,今年1月,两个孩子的监护权归属案成功立案。
配合法援律师,刘明艳提交了走访记录、村委会证明、亲属证言,特别是孩子本人明确表达不愿随母生活的证词。当律师告诉刘明艳,等年后庭审时,她松了一口气。
2月10月,刘明艳陪谭奶奶及两个孩子,走进了普安县人民法院参加庭审。因涉及保护未成年隐私,法院不公开审理,在门外等待的刘明艳心情忐忑,害怕一腔热血、几番折腾,换来的是失望的结局。2月12日,普安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撤销邓家姐弟母亲的监护人资格,指定谭奶奶作为监护人。这份判决,为两个孩子被确认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判决生效后,刘明艳马上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普安县民政局依据法院判决书,立即启动认定程序,完成了邓家姐弟“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资格确认。县财政部门及时从今年3月起,每月给两个孩子发放每人140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较民政兜底保障提升近3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又到十里小学开展慰问,邓家小姑娘给同学们介绍‘这是我刘姨’时,我掉眼泪了,这是我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刘明艳说,谭奶奶从去年11月开始在村里做保洁,邓家姐弟的性格和生活也在向阳而生。
“刘明艳是个干实事的好队员。”十里村党支部书记孔令龙点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