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名村干部获得集体经济创收奖励87万元
2025-07-14 09:3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贵州省瓮安县紧紧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行减负松绑、增加待遇保障、增加工作力量“一减两增”工作法,让基层活力迸发、气象日新。

  减负

  “以前和现在都忙,但是现在忙得更有意义。”7月10日,猴场镇大河村党组织书记杨元朝的这番话,道出了基层干部的心声。曾经被各种上级迎检、材料报送和报表填报淹没的他,现在把更多时间花在了走村入户倾听百姓心声、解决急难愁盼、收集乡村振兴的金点子上。

  针对基层事务繁重、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瓮安县坚持“为车减负”和“为马赋能”双向发力,出台《瓮安县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探索镇、村履职事项清单,指导村(社区)出台并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协助办理事项清单和负面事项清单“三张清单”,严格要求村级按照“三清单一制度”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2024年以来,收回不应基层承担事项83项,明确基本履职事项124项、配合履职事项139项,村级组织日常出具证明事项由原来的16项缩减为5项。

  针对“人少事多”的难题,瓮安县坚持“减上补下”原则,结合干部岗位经历、特点特长、能力素质等情况,选派29名政治素质优、发展潜力大的95后干部,下沉至乡村振兴任务重、社会治理难度大的重点村担任结对帮扶干部。

  “从‘表哥’变身群众服务员,我才读懂基层工作的真谛。”平定营镇三合村帮扶干部雷刚的感悟,印证了减负改革的实效。

  赋能

  “现在年薪比刚入职时翻了一番,干得好还有额外奖励,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今年,建中镇白沙村党总支书记万明领到两份“大礼包”,一份是晋升四级主任科员待遇的通知,一份是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

  近年来,瓮安县探索建立“基本薪酬+绩效奖励+社会保障+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表彰奖励”的“3岗12级”的薪酬体系,将村干部岗位等级与工作年限、学历挂钩,按照比例为村干部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推动全县“一肩挑”人员平均年薪到手达6万余元,村委会主任平均年薪5.65万元,其他副职人员平均年薪4.82万元。

  为持续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制定并实施《瓮安县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措施(试行)》等政策文件,推行“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对等奖励”双激励机制,在实施创收奖励的基础上,对经营性纯收益10万元以上前10名的村兑现对等奖励。截至目前,共103名村干部参与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发放资金86.9万元,其中,建中镇白沙村、天文镇乌江村、岚关乡茶海村等8个村兑现对等奖励31万余元。

  固基

  “以前村里就几个干部,既要忙党建又要抓产业,人手实在不够用,很多工作想干都力不从心。”平定营镇梭罗村党组织书记刘进坦言。这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老支书道出了村级组织面临的普遍困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瓮安县建立内部挖掘和外部引进“双向”人才引进机制,坚持下深水区找人,从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7类人员”中储备后备力量,推行“导师帮带”“实地跟岗”和“一人一档”跟踪培养机制,推动全县后备力量从2023年327名递增至953名,大专学历占比83.39%,实现储备数量质量双提升。

  为确保人尽其才,瓮安县按照“双好双强”标准和“一肩挑”要求,持续选优配强村(社区)“领头雁”队伍,围绕村干部能力素质、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廉洁自律、群众反映5个方面开展班子运行摸排调研,对不能继续胜任的及时从跟岗锻炼中表现优异、群众认可度高的后备力量中补选。2024年以来,从后备力量中补选党组织书记10余名,补选其他村干部50余名。

  通讯员 龙集宽尹 泽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