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赴安徽金寨调研油茶产业
2025-07-29 09:41:00  作者:董思语 龚莉红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7月14日至7月21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一皖茶油”实践队深入安徽省金寨县油茶产区开展产业振兴调研,把脉金寨油茶产业发展痛点,帮助当地农户发展油茶产业新路径。

调研期间,实践队来到金寨县梅山镇、油坊店乡、燕子河镇等油茶产区,走访了13个农业工作站,收集到587份有效问卷,获得11份基层单位感谢证明,调研成果丰富。

一踏入金寨东旭大别山油茶基地,满山油茶树枝繁叶茂,硕大油茶果映入眼帘。实践队成员在基地负责人徐浩的带领下,走入油茶林,实地查看油茶生长情况。徐浩说,安徽金寨是中国油茶种植北缘,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史。在广袤的大别山区,这些山茶历经13个月到14个月的生长周期,经采摘、晒果、压榨、萃取,成为茶油。金寨的茶油因品质良好,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实践队成员惊喜地发现油茶园中的巧思,即为迎合油茶喜光特性而依托梯形设计的分布格局。经介绍,梯形种植设计最大地利用了光照,促进了油茶果发育,提高了挂果率。在雨季,水土流失也能得到缓解,有利油茶根系发育。但是,这种设计无法接受大型机械作业,农户需定期除草、灌溉,每亩年均需投入约60个工时,人工成本占总生产成本一半以上。

在金寨油茶产业园,实践队召开了油茶专项产业咨询会。山美茶油公司总经理余光明和东旭大别山公司总经理胡胜春对实践队进行了创新创业指导。咨询会上,余光明表示,经历5斤果出1斤籽、5斤籽榨1斤油的高损耗,纯正山茶油合理售价每斤必须超过80元,某些电商只售二三十元的产品,严重扭曲认知,冲击品质企业,让茶油销售成为难题。为此,实践队负责人李蔡翔提出,可以探索茶油的新概念衍生品与多元化营销,并拿出计划书,得到企业家的肯定。

走访调研发现,金寨油茶产业发展迅速,但茶农实际收益不稳定,企业收购价波动大,缺少兜底保障,农民常面临“丰产难增收”的困境,必须通过科技赋能、加工新品、创新销售来赋能企业、促进增收。

在金寨县经济开发区党建办组织的实践总结会上,实践队成员董思语做总结汇报。她认为,应通过强化山茶油与健康观念的相关性,直面营销痛点。此外,提升山茶油的数据收益和环保收益也是走出困局的有效路径。金寨县经济开发区党建办副主任张卓认为,实践队深入产业发展一线,梳理整合产业信息,以经济学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少创新创业设想,为金寨油茶产业发展注入知识活力,架起了产销对接桥梁,赋能乡村振兴。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汤晓智充分肯定山茶油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适配多种加工场景,是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的重要补充。

大学生下乡实践,点燃了乡村活力,筑起校地连心桥。此次调研的指导教师、经济学院华中昱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既是南财青年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发展实践的生动尝试,也是青年学子深入基层的成长课堂。

油茶产业咨询会。 张佳乐 摄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