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发 —— 三十六年在险崖上凿通“天渠”
2023-05-05 09:5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只有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只有睡在农家的炕头上,才能获得百姓的信任。走进群众、读懂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以前我总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帮老百姓多做一件事。现在我老了,接力棒交到了你们年轻人手里。希望你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要把群众的冷暖利益放在心上,把为群众排忧解难落实在行动上,在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中践行最初的理想、实现青春的价值。  ——“时代楷模”、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黄大发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葛藤村主任助理 徐胜利:

  从“心”出发 走好乡村振兴路

  研究生毕业后,我以一名选调生的身份来到了黄大发老书记的家乡工作。在这里,我有幸常听老书记讲他带领群众修渠饮水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故事,有幸走过他带领群众修渠引水的那段崎岖的山路,每次走到“大发渠”前,看着远处令人颤抖的擦耳岩峭壁,听着沟渠里悦耳的清泉声,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昔日凿山修渠的艰苦岁月,似乎真真切切听见一声声劳动号子响彻山谷。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绝壁凿“天渠”是怎么做到的:靠的是一种信仰、一种担当、一种执着。后来,通过基层锻炼,我渐渐读懂了黄大发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他是一种精神、一面旗帜、一盏明灯。

  奋进新时代,青春正当时。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选调生,我将以“时代楷模”黄大发为榜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立足岗位,坚持干字为先、实字托底,从“心”出发,努力走好乡村振兴路,在边学边干中厚植自己的人民情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

  遵义市播州区龙坪镇上水村书记助理 陈欢:

  在“能为”时代 绽放“有为”青春

  黄大发老书记是“时代楷模”,他的先进事迹每一行每一字都让我深受震撼。黄大发修渠的过程,就是一个战胜无数困难的过程。以黄大发为榜样就是要像他那样,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面对贫困不退缩,面对悬崖绝壁不胆怯,面对失败不气馁,主动担当、攻坚克难。作为一名到村任职选调生,就是要以黄大发为榜样,始终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在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到村任职两年,基层很多事并不熟,一开始连村民谁是谁都认不清,为此,我积极践行黄大发的楷模精神,干学结合,勇于学习,善于学习,向干部学、向专家学、向村民学,现在我处理起基层各项工作得心应手多了。人生只有一次青春。我们选调生工作、生活在这个充满机遇的伟大时代,就应该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勤勉工作,奋力在“能为”时代绽放“有为”青春。

  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两路口村书记助理 罗洪逊: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当代愚公”黄大发,绝壁天渠映初心,他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令我敬仰。“愚公移山就是为人民服务,让我再活一次,我还做‘愚公’。”我们青年干部就应该像黄大发一样,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到底。在基层这片沃土中,青年干部应该像一棵树一样,做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只有根扎得越深,枝干才会长得越粗壮,才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在为民奉献的道路上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才能真正做到“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是半辈子”。

本报记者 周静文 整理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