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党建强乡村兴” | 福建连续选派六批党员干部驻村任职
2022-09-16 08:4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林华维 兴坊村供图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兴坊村鸟瞰图

  最近,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中都镇兴坊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佑康特别忙,刚忙完全市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村里的活动,又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开始整合村里古建筑。随着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推进,陈佑康总感觉手里有忙不完的工作,但心里却很充实。

  陈佑康是福建省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去年7月,福建继续向全省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这些驻村干部以驻点村为家,倾情投入,全力以赴,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激荡起乡村振兴的澎湃春潮。

  派强援做后盾

  八闽乡村增添生力军

  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大力倡导、亲自推动的重要工作。福建省大力传承弘扬宝贵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2004年到2021年,连续选派5批近2万名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覆盖全省1.2万余个建制村,累计培养致富带头人2.4万余人,帮助实现就业13.7万人次,协调各级投入资金105.06亿元,落实项目19907个,推动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后,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2021年福建省深入总结选派驻村干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验,启动了第6批驻村帮扶工作。在综合考虑了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以及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发展需要后,福建省有针对性地增强驻村干部人岗匹配度,选派了373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2208个工作队、6732名工作队员。在第6批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中,具有农村工作经验、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有一技之长的占70%以上。与此同时,福建省发挥因年龄原因退出领导岗位干部优势,通过“揭榜挂帅”“驻乡帮村”等方式,鼓励他们参加乡村振兴工作队,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力量下沉。

  把最合适的党员干部派到乡村振兴一线的同时,福建省专门下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积极做好驻村干部后勤保障和管理服务,为他们提供最坚强的后盾。

  福建省实行选派单位与驻点村项目、资金、责任“三捆绑”,引导选派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各部门把资金等要素保障更多向驻点村集聚。目前,选派单位帮扶资金和各级财政捆绑资金共投入驻点村7.26亿元。同时,统筹下派资源,以县为单位,安排76个选派县组织部部长担任驻村领队,把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等多支帮扶力量集结起来,实行组团管理、片区服务、合成作战。一年来,福建省第六批驻村干部已推动47.5亿元帮扶资金到位,实施项目1.8万多个,实现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的平稳过渡、有序衔接。

  福建省把驻村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成效列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与评先评优、科学使用直接挂钩。从2019年开始,福建省在每年开展的乡村振兴“五个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均评选出10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通报表扬。

  抓班子带队伍

  战斗堡垒稳固筑牢

  看着黄建赋处理事情越来越得心应手,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驻村第一书记余运炜心里很欣慰。26岁的黄建斌是余运炜动员回村任职的,去年底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如今,黄建斌不仅在村务上是得力干将,还成立“一杯米酒”专业合作社,吸引村民参与,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岭下村是福建省级文明村、乡村振兴试点村、乡村治理示范村,来到这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余运炜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后的首要任务。去年下半年,正值村“两委”换届,余运炜动员3名90后青年回村任职,如今,岭下村干部平均年龄降至35岁,高中以上学历占80%,实现学历和年龄“一升一降”。同时,余运炜借力乡党委实施的导师帮带制度,聘请3位退休村主干担任3位青年干部的导师,帮助他们快速上手。

  说起寿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进兴,屏南县寿山乡党委书记郑华东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是寿山村党组织的“主心骨”。陈进兴从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上下手,建立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20项制度。驻村以来,他开展“党员对接重点项目示范工程”,在10多个重点项目现场,设立“寿山村党员对接重点项目示范牌”,公开项目名称、对接党员,党员带头对引入的业态和资源实行“保姆式”跟踪服务,寿山村党员干部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要全面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全面过硬。固本强基,建好农村党组织,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福建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利用村级换届选举契机,协助当地党委把一批讲政治、懂经济、善管理、作风好的“能人”“强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在一年时间里,福建第6批驻村干部带领当地农村党组织发展党员4605名,培育致富带头人3328名,吸引1.5万余名优秀年轻人回村创业,为乡村振兴打造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定方向办实事

  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派驻到长汀县濯田镇寨头村整整一年,驻村第一书记喻俊珊心里踏实多了,村里发展方向明确了,特色产业也发展起来了,而寨头村发展的短板也拉长了。

  寨头村从昔日的穷山沟蜕变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如何在脱贫攻坚后迈上共同富裕的跑道?喻俊珊在认真调研后,把发展产业作为突破口。他带领村“两委”一起制定寨头村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打造特色产业,成立由村党支部领办的甜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余亩,引进甘蔗种植大户出资入股;对接福建农林大学,引入优质品种,建立“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良种示范基地”。与此同时,扩大河田鸡养殖场养殖规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收入;建设“田园牧歌·亲子农场”研学基地,打造千米生态瓜果长廊,今年“五一”假期吸引游客1.5万余人次。

  茶产业是武夷山市星村镇星村村的主导产业,全村现有茶山面积9000余亩,茶叶总产量3万余担,大小茶厂400多家。星村村驻村第一书记戴常坤适应茶叶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逐步提升,销售渠道由“单一线下”转为“线上线下双融合”的形式,积极推广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三茶”融合,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把初心镌刻在乡村振兴一线,福建省新一批驻村干部立足不同的资源禀赋、人文风貌和发展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文则文、宜旅则旅,推进驻点村加快发展。他们发挥眼界宽、思维活、人脉广的特长,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帮助新办村级经济实体835个、引进投资规模百万元以上企业455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他们全力助力乡村建设与治理,积极参与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和美丽乡村庭院、乡村微景观、乡村小公园、田园、乡村休闲旅游点“五个美丽”创建活动,创新推行孝老食堂、美德积分等做法,推动构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一批又一批驻村干部奔赴八闽乡村,他们强党建、促产业、抓治理,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又踏上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征程。他们与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情怀,砥砺奋进、真抓实干,不断描绘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