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国情调研报告 | 华北地区城郊农村的“两山”创新实践路径
2022-05-23 16:2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新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 华北地区城郊农村的“两山”创新实践路径

  ——关于辛口镇从农业镇向生态绿镇发展转型的调研报告 

  辛口镇地处天津市西青区西南部,紧邻河北,腹地广阔。位于环京津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处,京津冀“两带一轴”发展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有西青区“后花园”的美称。下辖18个自然村,镇域面积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人。镇内有104国道、津静公路、荣乌高速等路网联通,南运河、子牙河、独流减河流经域内,距天津南站8公里、距市区20公里、距机场45公里。2021年辛口镇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

  建设生态文明、践行“两山”理念,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的共同认识和重要基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乡村旅游已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辛口镇作为天津城郊农业镇,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该镇充分立足农业基础、发掘文旅资源、建设康养绿镇,取得了良好成效,逐渐形成了以生态农业为纽带发展食蔬加工、休闲农业、康养旅游及文化体验的“辛口模式”。然而作为后发村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通过随机访谈、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工作实践等方式,在走遍全镇的基础上对辛口镇产业、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对比研究,并尝试从提升设施、丰富业态、引进人才、还迁处置、加强党建五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期对同类城郊型农业镇的振兴发展形成参考意义。

  早在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考察时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两山”理念的提出,一开始就带有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底色,即在技术产业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如何实现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够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方案探索。“两山”理念本质上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使生态文明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带来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发展,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的稳步实现。

  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辛口镇进行农业农村调研,在水高庄村与老党员亲切交谈,表达了辛口人民的关心和期望。辛口人民也一直牢记嘱托,努力建设奋斗。2021年天津出台了《天津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对如何推进本市乡村振兴战略做了具体说明。

  近年来,辛口镇深入贯彻中央、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落实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要求,以打造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康养绿镇”为总体发展定位,立足农业基础,进行食品加工,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休闲旅游,推进村景融合,建设康养绿镇,走上了一条“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康养村居”三位一体的“农旅村”融合发展创新之路,以“一蔬一树、一水一田、一村一景”的“两山”实践,破解乡村振兴的时代之题。

  一、辛口镇农村“两山”创新实践发展历程

  (一)立足传统,以农为本,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培养自主品牌

  辛口镇一直是天津市传统农业大镇,全市最大的“放心菜”生产基地,天津市著名“菜篮子”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也是津门珍品、明星作物“沙窝萝卜”的原产故乡。辛口镇立足传统优势,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培养精品牌,使农产品种植收入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辛口镇共有耕地面积5.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3万亩,园田面积2.8万亩,全年复种面积6.8万亩。主要种植蔬菜有:沙窝萝卜、芹菜、韭菜、甘蓝、菜笋、茄子、大白菜、黄瓜、西红柿等四十余个品种。目前,辛口镇共建成种植业设施面积2.1万亩,建成各类暖室大棚2万余栋,占全镇蔬菜种植面积70%。全镇年蔬菜上市量为2.6亿公斤。

  辛口镇很早就成为天津的蔬菜生产基地。早在90年代中期,辛口镇当城村就因大面积种植韭菜而成为天津市最大的蔬菜村。2000年人民日报刊登一篇《当城看韭菜》一文,生动描写了当年村民靠着大面积种植无公害韭菜发家致富的场景。而沙窝萝卜的生产历史就更加悠久,据说已有600多年种植历史。沙窝萝卜,又称天津卫青萝卜,有“赛鸭梨”的美称。因原产地在辛口镇小沙窝村等周边村庄而得名,是天津重要农业名牌产品,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1970年,周恩来总理将一公斤沙窝萝卜籽作为礼物送给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从此沙窝萝卜又有了“国礼沙窝”的美誉。

  为做精做强“沙窝萝卜”知名品牌,辛口镇连续13年举办“沙窝萝卜文化节”,活动盛况得到了央视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此外,还专门建设有“沙窝萝卜文化馆”,开辟占地50余亩的沙窝萝卜智能示范区作为产学研基地,并相继开发了卡通形象萝卜娃“来福”,以及以萝卜形象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不断丰富萝卜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内涵。

  目前,辛口镇沙窝萝卜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产量达6000万斤,销售额达1.2亿元。一直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区,成为辛口镇农民致富的“法宝”。

  同样被列入重点推介对象的还有大杜庄村的烫画葫芦。2018年在镇里支持下,大杜庄村开始建设葫芦采摘园和文化博物馆。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采摘葫芦、还可以进行学习观赏、进行烫画体验。目前种植葫芦范围增加至全村30多户。

  (二)逐步转型,以食为题,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直接销售价值利润终究有限,要想全面增收,还要依靠第二产业的支撑。

  近年来,辛口镇开始逐步转向以食品加工制造业和中央厨房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仓储物流。

  辛口镇还建有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碧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有11栋连片棚罩,880个售卖摊位,各类蔬果应有尽有,水产肉类样样齐全。碧城市场始建于2003年,是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国家农业扶贫开发重点项目。2019年重新进行升级改造面积31680平方米,更新后的市场,对保障市场经营安全、提高服务功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在原产地直接进行净菜食品加工,通过冷链运输直接送达目标商超客户,这种从田园到餐桌的产业模式既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又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此外招商引进小米、京东等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展了产品销售渠道。同时这些产业又都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绿色产业,对拉动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村景融合,生态为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态康养绿镇

  践行“两山”理论,地处华北平原的辛口镇显然是没有山的。但是好在有水、有田、有林、有蔬。靠着这一水一田,一林一蔬,辛口镇充分发挥自身生态优势,着力发展以农业为纽带的休闲旅游第三服务产业,同时推动产镇融合,以示范镇建设为抓手,将生态绿镇的定位全面贯彻。

  1.在生态建设方面,狠抓环境治理,推进农旅结合。第六埠村就是第一个靠吃“生态饭”将“帮扶村”蜕变为“两山村”的典范,完成自身绿色发展的“凤凰涅槃”。

  第六埠位于辛口镇西南部,紧邻三河汇景,稻满蟹肥荷香,自然景色优美,越来成为近郊旅游的网红打卡地。然而早些年间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工业衰退留下污染问题使生态环境遭受很大影响。近年村内全力推进环境治理,新建污水泵站,改造地下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农村厕改,进行河道清淤,开展清脏治乱,使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2017年经过土地流转村委会在河边荒滩上新修水利,建设涵闸道路,而后进行水稻、螃蟹一体养殖,逐渐形成“百亩荷花塘、千亩蟹田稻”的迤逦田园风光。2019年村又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依托河堤林地自然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设计了“长征精神主题拓展园”,用雕塑、造景、角色扮演等方式重走长征路,通过导游讲解、情景再现等手段让游客沉浸体验感受红色文化,学习党史知识。“重走长征路”项目开展以来,累计接纳各种基关团体、零散游客达10万余人次,2020年全年收入300万元,解决村民就业100多人,人均收入增加到24790元。靠着这“一红一绿”产业,第六埠在“两山”实践的路上稳步推进,2019年被评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给其他村子做了良好示范。

  2.在乡村建设方面,推行双轨并行,建设康养绿镇。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最终是要为人的健康生活服务。一方面以示范镇为抓手,推进平改还迁工作,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一方面以乡村建设为根,实施“双轨并行”机制,在保留原有村容村貌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把保护生态美景和镇村基础建设融合一体,建设开放式、花园式、现代化的康养绿镇。

  所谓“双轨并行”,即是逐步进行乡村更新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平房征地还迁,村民向镇区集中。一种是在原址基础上翻建,由村民自筹加政府补贴。这样既可以兼顾群众意愿、满足不同需求,又能够达到乡村建设升级更新的目的,双轨向前,并行不悖。目前第一种方式主要在镇北部村庄进行,如冯高庄、下辛口、郭庄子、木厂等,第二部分则规划在南部几个村实施,如大沙沃“康居工程”。

  已经完成还迁的各村庄入住镇区各新建小区,如新景、旺、盛、民、顺园等。大沙沃村位于辛口镇南部,沙窝萝卜的核心产区之一。据辛口镇“十四五”规划要将该村打造为“沙窝萝卜小镇”核心功能区、起步区,农旅文融合乡村度假目的地。因此整体提升改造、进行乡村更新势在必行。2020年该项目正式动工以来,正在加速推进当中。

  二、实践模式及优势困境分析

  (一)模式分析

  由上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两山”创建的“辛口模式”,即注重顶层设计,加强镇村联动,以提升农业品牌发展食蔬加工为基础,以保护生态文化资源发展休闲康养旅游为亮点,以双轨并行机制稳妥推进乡村更新为抓手,三者相互提升,一体推进, 逐步实现“两山”路径转换,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面对同样农业传统大县的正定就提出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路径。即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一般农村经济之间的中间型经济。具体要求“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二十字经济发展方针[5]。这些方针在今天看来也是完全适用的。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内生的生活工作压力与人居环境紧张,从而需要人释放的窗口。而农村地区正可以作为城市打拼者的“栖息地”,呼吸休养的“避风港”和文旅创业的“新战场”。机遇优势方面

  1.国家政策的支持。

  2.自身生态的优势。

  3.逆城市化的带动。

  (一)挑战困境方面

  1.经济下行的压力。

  2.征地还迁的困境。辛口镇作为农业镇,多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新建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公共基础,必须先对部分村居进行集中安置腾出地方,利用原有建面进行规划建设。尽管辛口镇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因一方面限于资源财力风险,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所有还迁户的安置需求,另一方面个别村还迁过程中存在把关不严、责任不实的情况,引发村民的信访问题。如在“康居工程”实施当中,部分村民对新建住所有不同需求、经济条件存在压力等原因,从而签约意愿不高,导致作业面打不开,影响工程进度。

  3.同质化发展的影响。旅游开发的“陷阱”,就是同质化发展。如单就葫芦产业而言,2018年大杜庄村大力发展葫芦产业,并筹建了“葫芦文化博物馆”。而宝坻区牛庄子村2012年起也大力发展葫芦产业,并着力建设以“葫芦”为主题的“葫芦小镇”,同样建有“中国葫芦博物馆”。北辰双口镇也建有葫芦种植基地。而通过新闻报道聊城路庄村则更是号称“中国葫芦第一村”。如此众多的葫芦产地,如何念出自己的“葫芦经”特色,避免同质化影响,才是突破“葫芦颈”的关键。

  4.农业周期本身的制约。

  三、可行性对策

  综上情况,华北地区城郊农村的“两山”创建之路,实属不易,辛口镇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更是不易。实事求是的讲,作为也仅有两年锻炼经验的青年选调生而言,我也很惭愧并没有什么“一招即灵”、一下就行的神奇对策使本地迅速摆脱困境。但我相信,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三农”优先发展是没有错的。只要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人民的努力奋斗,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不久的明天也一定会实现。

  1.完善基础设施,创设精品路线。不断建立健全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开发特色餐饮,提升食宿服务。完善交通路网,实现各景区之间的通达便捷,提高游客体验。对景区路、港、标识进行优化升级,对水体、绿化、景观全面提升,使路过游客也能留下个最好的“第一印象”。目前,各村景点之间还比较零散,不能形成很好串联,形成集群效应。应全镇一盘棋,从整体规划设计,实施“一村一品”,做精做强体验,创新精品路线,由点到线,最后连片,实现全域发展。

  2.丰富经营业态,挖掘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而产业的振兴又与文化振兴相互促进。文化资源是本地独有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而且更加“绿色、无公害”。文化搭台,产业唱戏,是乡村振兴的最优正解。“重走长征路”项目,就是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推广的优秀案例。然而客观的讲,“长征路项目”之所以火爆的背后,还有近年来“主题教育”、“党史教育”的国家号召,游客主体也多是机关、事业单位团体。所以要想实现长远发展,还要不断推陈出新,挖掘更多特色文化。如岳家开以“岳氏宗祠”为题的岳飞文化、冯高庄林氏后人“妈祖文化”、当城古战场遗址、大运河文化等,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创新项目体验,才能持续火爆。

  3.优化发展环境,吸引人才筑巢。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目前,由于农村整体经济发展还程度还远不及城市,所以人才流动主要还是由农村向城市输出。所以如何吸引外来人才入驻,本地人才返乡,是重中之重。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业创新,对返乡人才给予政策资金扶持,提供孵化创业基地,让人才留得住、干得成、有发展。

  4.稳妥推进还迁,促进本地就业。还迁问题仍是乡村建设的基础问题,是事关民生幸福指数安居乐业的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尊重群众意愿,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积极稳妥推动还迁工作,严格把握政策执行标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继续探索“双轨并行”多元有效机制,满足不同需求,在保护原有村貌基础上,不搞大拆大建,把乡情、美景融为一体。加强引导促进本地村民充分就业,保障村民住有所居,居有所业。

  5.党建促进乡建,实现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主心骨,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工作指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基层治理,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整顿,加强对口帮扶力度。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两山”实践行稳致远。 (作者为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冯高庄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霍耀威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