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心声:如何避免陷入“越减越负”的怪圈?
2019-05-08 16:31:00  来源:人民论坛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近期,全国多省出台文件为基层减负,但“越减越负”的现象也在个别地区悄悄“冒泡”,到底什么当减,什么不能减,需进一步细化。 如何跳出“越减越负”的怪圈? 对此,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干部纷纷投稿,结合实际工作给出了对策和建议,思响哥梳理如下,一起来看!

  杜绝“越减越负”要防止“官僚做派”

  少些“创新动作、自选动作”为落实中央“规定动作”留出更大的时间和空间。思想减、作风简,作风简、负才减。“随意下指令”“权力任性”“过度留痕”的官僚主义机械式做派,往往催生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层层填报材料的形式主义做法。杜绝“越减越负”,领导要带头担当负责,破除“多头领导”“长时间借调”的体制弊端 ,完善权力清单,厘清工作职责。

  ——云南省屏边县 李灵芝

  真减负要给基层“留白”

  要给基层“时间留白” ,让基层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好工作;要给基层“空间留白” ,让基层有更多的时间根据地域特点、地方特色更好更快实现发展;要给基层“管理留白” ,上级少一些“高姿态”指示,多一些“俯下身”的情怀。同时,基层也要多考虑工作的全局性,做好平时的工作管理,材料收集,不能搞突击,做“假动作”。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教育党工委 贾建荣

  减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减负通知规定“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但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为切实抓好党建工作,单位“一把手”应抽出时间主动参加党组织活动,不能因事务性工作耽误党建工作。如国企改制党员、老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等带有一定“特殊性”的党员,必须层层出台具体文件措施分类指导、强化管理。所以各地研究出台关于减负通知的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是很有必要的。

  ——安源区委组织部 吴舟

  警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新变异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喊着为基层减负,实际却是用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 ,传达、督导、验收,最终上级一拍板,减负结束。实际上,负担不但没减,又空耗了不少文件纸张和会议时间。之前,中央曾明确发文指出,扶贫检查除了国检之外,省市县不准有各种名目的检查,可部分地区却纷纷换了张皮,美其名曰“练兵比武”“活动月”,检查根本没有半点的减少,这样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肯定会让基层继续承受形式主义之痛。因此,要格外警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新变异,比如,按要求督查和检查考核虽然减少了,但上级改成了调研,到基层转一圈,比台帐,查资料,最后形成所谓的调研报告,仍是给基层通报、排名、追责,基层仍苦不堪言。

  之所以出现越减越负的怪圈,究其根源在于基层负担过重问题,历经多年累积而成,减负工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层面广、牵扯部门单位多、问题发展深,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解决,建议开展专门课题攻关,找准病因之根,综合予以施策,逐步进行化解。

  ——江苏淮安清江浦区委编办 高文动

  理清基层属地的权与责

  越减越负的“重灾区”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事都要讲个贯彻落实、讲个属地责任,如果不打破“至上而下”布置工作的惯性思维,不理清基层属地的权与责,减掉的负担也会换一种方式出现。

  要解决越减越负的问题,一方面要赋予基层干部“话语权” ,把“上级”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虚头巴脑的任务列入“乱作为”范畴,拓宽多种渠道鼓励基层干部监督、举报“乱作为”事项,推动形成敢于抵制歪风邪气的良好政治生态。另一方面,要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党的建设、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从根源防止经济招商、行政执法、城市管理等职责向基层倾斜转嫁

  ——江苏淮安市清江浦区闸口街道党工委 杨丽

  给基层减负“越减越负”把脉

  基层减负越减越负是有原因的。一是落实工作由留痕变成刻意留痕,没有把心思留在效果上而是留在痕迹上。 如,把已经做过的事重新摆拍就是这种。二是中间层级的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从实事求是变成揣摩上级心理投其所好,“干工作粗糙写报告心细” 是当前某些地方下级应对上级的一大特色,这种现象必须遏制,否则,落实工作就会变成一场“游戏”,变成“材料出政绩”,使基层徒增很多因形式主义带来的负担。

  ——都江堰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付庆林

  减负要避免“抽刀断水”现象

  “抽刀断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截流建坝”方能正确引流。如果精简了文件,又提高了要求,精简了会议,又提高了频次,基层干部反而会越叫越苦 。减负的根本要结合基层实际,深挖问题根源,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比如,对基层各项工作的考核制度要接地气,如果考核过严就会倒逼上级领导抓的越紧,文件下发的越多,会议召开的越勤。

  ——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人民政府 王娇

  基层减负不可随意任性

  基层减负对广大干部来说本是好事一件,但有些基层干部却在心里暗暗发怵。原因是在落实的过程中过度解读政策、自行立规,把好经念歪。

  有的地方为了体现“深入”贯彻落实,干脆把已经做好的工作全盘否定、另起炉灶,按照新规定新要求再做一次,这样的减负看似立行立改,积极落实减负政策,实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行政思维,让基层越减越负。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减负”势在必行,但也不能随意任性。当今之计,首先要俯下身子看看基层先前做了什么,现在需要什么,进一步强化精准治理 ,才不至于陷入“越减越负”的怪圈。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