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村民的喜爱就是对我最大认可”
2018-04-24 15:16:00

  汪理萌(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 岳黎 摄

 

  阅读提示

  2017年9月,汪理萌走进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油菜坪村,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扶贫村官。进村后,他多方搜集信息,了解扶贫政策,自己写稿,自己播音,运用大学所学,开办了一个“扶贫广播站”,把油菜坪村的广播开通了起来。油菜坪村的“好声音”不仅覆盖了全村,还传播到临近的水浕司村和黄粮坪村。

  为什么要在深山办个广播站?在基层工作中,他又收获了些什么呢?4月19日,在大山深处的油菜坪村村委会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位扶贫村官,与他进行了一番畅谈。

 

 

  基层农村工作 磨砺自身提高能力

  记者:为什么要选择到深山当一名村官?这对你来说是追求还是挑战?

  汪理萌:2017年3月,我正在武汉实习,本来想着在武汉或者宜昌城区上班的。父母建议我去报考大学生村官,我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遇,还可以锻炼自身。经过了几个月的选拔,从最初的四五百人报考,经过两轮面试,一轮笔试,我很幸运地考上了。2017年9月4日,我来到油菜坪担任“扶贫村官”。“村官”工作对我来说更多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锻炼,对自己的一种磨砺。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工作,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记者:从大学课堂直接走到深山田间,你在基层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汪理萌:油菜坪村的村民都很朴素,对我特别好,对我更多的是关心。来到村里,我就决定多为村民做一些事情,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基层工作,我所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活方面的不便利。刚来的一个月,我每天吃的都是泡面,那时候我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是,想想自己的初心,我坚持了下来。

 

 

  及时传播政策

  “扶贫广播站”显身手

  记者:来到油菜坪村后,为什么想到要办一个广播室?

  汪理萌:到村里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村里的贫困户信息整理采集后上报给国家扶贫办。平时,我也会和工作队长一起下乡,到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的情况。今年年后,陈超主任调来我们油菜坪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他说这个“村村响”广播没有利用好,得知我是学新闻的,建议我可以自办一个广播节目。因为,老百姓很多的时候都在田里,他们都能听得到,可以很好地宣传一些惠农和扶贫政策。在陈超队长与村委会的帮助下,我办起了这个广播室。

  记者:你的广播节目主要播放哪些内容?

  汪理萌:现在已经开办了四个栏目,最主要的工作是政策方面的宣传。平时,村民都在田里劳作,很少有渠道及时了解信息,他们有时候会漏掉一些扶贫政策与信息。广播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村民多了解惠农扶贫政策,明白国家有哪些奖补政策。平时,他们在田里劳作的时候我们就播放,他们在田中也听得很清楚。我们也会播放安全与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村内有什么通知,我们也会用广播的方式播出通知,效果很好。我们还专门做了一个“小汪驻村”的节目,主要的就是寻找油菜坪村的好人好事,传播一些正能量。

 

 

  广播传遍乡村

  节目实用获村民认可

  记者:在大山深处办个广播室,你遇到困难了吗?又是如何解决的?

  汪理萌:办这个广播节目最大的困难就是软件方面的不娴熟和硬件上的不支持。做第一期节目的时候,我想直播,却发现村里的话筒因为年久没用,播出去声音都是杂音,我只有改为录播。录播的时候,我只能用手机录音,再用电脑软件去剪辑。刚录出来的时候杂音非常大,我又只好换成AU来解决。这个软件我大学的时候没有学习过,只有自己在网上不断学习不断摸索。最开始,一期节目制作时间长达四五个小时,经过不断的学习,现在只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做完了。

  记者:深山广播又响起来了,村民反响如何?

  汪理萌:村民反响特别好,也特别喜欢听。村民对我说,这个广播好啊,让他在田中劳作的时候还能了解惠农扶贫政策。以前,他想了解政策只能通过村两委班子了解,现在不用那么麻烦了。还有那个好人好事的栏目,村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栏目,弘扬了油菜坪村的正气、正能量,打击了歪风邪气。这也让外村对我们油菜坪村的认识变得更好了。把这些正能量拿来播出,让好人得到表扬,村民得到启发,也能丰富油菜坪村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农村平台广阔

  乡村振兴需要大学生

  记者:你在深山当起了“新闻主播”,正好学有所用,可以说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农村这个平台让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了吗?

  汪理萌:除了扶贫工作,新闻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工作。在村里自办这个广播节目,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帮助到村民们,有了一种成就感,也有了更多的使命感。看着村民们一天一天变好,广播节目村民们都很喜欢听,便是对我最大的认可。这也让我觉得,自己做的这个广播节目是有价值的。这一切都让我坚信,选择当一名村官是对的,广阔的农村也能施展我的所学,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记者:七个月的驻村经历给你带来了些什么?能给大学生或者大学生的“村官”一些建议吗?

  汪理萌:对我来说,这段时光对我影响很大。刚到村里的时候,工作方面什么都不会,和村民也谈不到一起去,生活方面更是困难重重。经过这七个月的锻炼,我的工作娴熟了,和村民也打成了一片,生活方面也有条有理了。更重要的是,现在面对困难不会逃避,只会想办法如何解决困难。这几个月的村官生活对我而言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磨砺。

  农村有着广阔的平台,这里有我们大展身手的机会,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我希望,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能潜心静气、扎根基层,努力为老百姓做好服务工作,让老百姓早点过上好日子。

来源:三峡商报   作者:靳芝 岳黎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