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5年6月,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陕西省共选派1万余名“第一书记”奔赴农村,帮助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发展集体经济、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两年来,“第一书记”们在艰苦条件下践行宗旨,履职尽责,扑下身子,克服困难,挥洒汗水,播种希望,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立规矩、跑资金谋项目、抓发展兴产业,一心一意办实事,千方百计解难题,群众满意率和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报现摘要刊登其中一位优秀“第一书记”的先进事迹,目的是展示他们的工作风采,为同在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提供精神动力、理念支撑和路径借鉴。
图为加楠(右三)在窑洞外召开党支部会议,为党员上党课。
石嘴驿是个小镇,却遐迩闻名,是西安到包头国道的必经之地,自古是交通要塞,贸易繁荣,是当时商贾通道上极其重要的一个驿站。镇北头,是中央转战陕北时召开枣林则沟会议旧址所在地枣林则沟村。2015年8月,我来到这里担任第一书记。
2012年,清涧县文广局斥资100余万元对“枣林则沟会议”旧址进行了修复,近年来慕名前来参观的人士很多。进村当天,村干部带着我参观了枣林则沟会议旧址,听到了当年毛主席、党中央和当地人民水乳交融、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
这样一个红色村,却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经过一段时间与村干部和群众的接触,我慢慢了解到,贫困的根源,其实不是土地的贫瘠,而是村民理念的贫瘠、尤其是干部作风的贫瘠。
2015上半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村里的三大姓无形中分成了三大派,谁都想让自己的人当上村主任,三次选举,候选人谁都没有达到法定票数。第四次选举时,因其中一个候选人退出才有了结果。可是当选者是一位长期在外务工,思想保守,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的人。办起事来有时不按规矩来,执行政策随意性大,村民之间有了矛盾也只是简单化处理,群众意见较大,认为村两委不作为。我参加了几次会议,干部们抽烟的抽烟,拉家常的拉家常,并没有集中心思研究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我想,村干部这种精神面貌怎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呢。为了提振村干部的工作热情,找回革命前辈的精气神,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我和村支书商量,尝试利用村里的红色资源教育和引导大家。
2015年9月2日,我们在枣林则沟会议旧址召开了全村党员大会。出于对革命先辈的崇敬,所有参会人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觉,会议气氛很严肃,没有一个人抽烟、闲聊。我至今仍记得很清楚,那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给全村党员讲了一堂题为《红色记忆,鱼水之情》的党课,其中讲了一段红色故事:“在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撤离枣林则沟时,由于情况紧急,将厚厚的一叠中央会议文件交给了当地的一位村民保存,并告诉他如果保不住的时候就将它焚毁。就在国民党反动派搜缴期间,面对着一旦被发现全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这位村民不惧危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这些重要文件保留了下来,并一直精心保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上交给了国家。”讲完这个故事,我说,咱村老一代人,为了党和国家的机密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可我们现在却连群众的冷暖都不放在心上,是否愧对先辈?美德应该是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到了咱这辈人怎么就不见了呢?土地还是那块土地,当年的通商要道、富庶之地,现在咋就成了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呢,咱们这些党员干部难道不应该感到脸红?是没有能力还是不用心?说到这里,党员干部们低下了头。
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党员干部们开始竞相发言了,关心起村子的发展了。
距离村中心很远的一户人家,主人叫陈秀兰,已经84岁了,是一位高位残疾的老人,常年下不了炕,子女也无力赡养。按照有关规定,她家认定不了贫困户。经过村两委研究,并向镇政府如实汇报,在2016年底精准识别中,将陈秀兰纳入低保对象。村书记说,“这事要在以前,哪有这么容易就办成。这说明,红色教育让干部们的心摆正了。”
今年3月29日,是枣林则沟会议召开70周年纪念日。月初,我起草了举办“追忆红色事迹,传扬革命精神”纪念活动方案,专程回校向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领导高度重视,批了5万元活动经费。当天,以县委县政府和榆林学院的名义,在我村举办了大型纪念活动,这次活动通过追寻先辈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信仰,为枣林则沟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村“两委”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些在外工作、生活的村民纷纷开始为村子的发展出力了。
村民吴永合常年在西安经商,2017年春节回村过年时找到我,向我了解村子的发展规划。在听了我的详细介绍后,表示要为村里的发展做点事。今年4月,吴永合回到村里考察红枣产业,并达成合作协议,为产业的发展献计出力。
村民吴仪、刘勇都是在西安创业的成功人士,村里的变化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他们主动与相关单位联系,达成了与我村黑毛猪肉的供应协议,极大地增加了养殖户的信心。
班子强了,投资环境好了,经济发展提速了。村庄发生的可喜变化,必将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一位资深的党务工作者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各级党组织都是这棵大树的分枝,每一个党员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当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个党员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时,就会给这棵大树带来充足的养分,这棵大树就会枝繁叶茂,永远屹立于世界之巅。我坚信,随着我们村红色基因的传承,必将为老百姓带来幸福的明天。(陕西榆林学院驻清涧县枣林则沟村第一书记 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