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85后小伙带着84岁的爷爷当村官
2017-02-16 15:27:00
  编者按 郝文锦,陕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调研员,多年从事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他因接地气的工作风格,深受陕西村官的喜爱,被大伙亲昵地喊作“郝叔”。近来,“郝叔”将在基层调研时的所见所闻汇诸笔端,写成了《我可爱的大学生村官们》系列,长达3万多字的平实记录,让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大学生村官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郝叔”说,三秦大地上,很多村官都在认认真真地做事,不惧辛苦、不怕付出、不为名利。作为一名村官工作管理者,记录传递他们故事,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和点赞。本期我们摘登其中的一则故事——“80后陕西小伙背着爷爷去当村官”,以飨读者。
 
 
图文邓成波为爷爷喂面条
 
 
  从古至今,八百里秦川上演过多少可歌可泣的传说,流传下来的人文典故数不胜数。厚重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可爱的秦岭精神,由那些朴实善良的山里人一代一代地守望着、传承着、演绎着……邓成波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28岁的邓成波,是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四新村大学生村官。他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8岁时,他的母亲因病去世,10岁时,他父亲也去世了,是年迈的爷爷把他们姐弟仨抚养长大。从小到大,邓成波读书读得最好,为此,姐姐和弟弟相继辍学,把家庭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邓成波身上。自打邓成波记事以后,爷爷就常常跟他反复念叨:受了人家的恩惠要记着,你长大了、有能力了,要还人家的。
  就这样,在爷爷的教诲下,善念在邓成波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他成长为一个健康、积极、乐观的年轻人。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柞水县乾佑镇山林发生大火、红岩寺镇出现了患白血病的学生,邓成波都将一点点积攒下来的生活费用捐了出来。
  2008年,姐姐远嫁西安市高陵区通远镇。2010年,弟弟到70多里外的一户人家当了上门女婿,姐弟俩平时很少能照顾爷爷。本来有机会到江苏工作的邓成波,为了照顾爷爷,回到了家乡。2013年7月,邓成波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任柞水县下梁镇四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到村第一天,乡亲们就结识了这个不一般的村官,他是带着84岁高龄的爷爷到村里上任的。他在村部附近租了一间房住下,白天认认真真地忙工作,为村民跑腿做事,晚上伺候爷爷,摸黑为爷爷洗衣服、做饭,悉心照顾着爷爷的生活起居。
  2014年3月和6月,年迈的爷爷因为支气管炎、胃炎两次住院,身体虚弱得走不动路,邓成波每天来回背着爷爷去镇上的卫生院挂吊瓶。后来,爷爷大小便失禁了,邓成波没有抱怨过一声,一遍遍地换洗爷爷的衣服、床单被罩,擦洗身体,喂水喂药……
  到一个陌生的村子,融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可邓成波的融入却非常easy。因为,他的孝顺,他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孝顺的人工作差不到哪里去。村民们不但很快接受了他,周围的邻居们还主动上门,帮助邓成波搭把手,能做啥做点啥。村里的一些老人,也时不时地拄着拐杖,来和邓成波的爷爷说说话,以消除寂寞,缓解病痛。
  2014年冬天,邓成波的爷爷突然上吐下泻,紧急送往医院后检查发现,爷爷患上了脑梗、冠心病等多种并发症,又一次住进了医院……从此,老人再也没能回到四新村那个爷孙俩相依为命住了一年多的家。2015年2月11日,爷爷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爷爷临走的时候拉着邓成波的手,跟他说:这是我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受了人家的恩惠要记着,你要还人家的。
  爷爷是含着笑离开的。邓成波记住了爷爷的嘱咐,他把爷爷去世的悲痛藏在心里,把村里的留守、残疾老人们当成自己的爷爷,关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各类困难。四新村和很多村庄一样,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孩子。特别是一些高龄老人、残疾老人行动不便,办理养老保险、高龄补贴、医疗救助啥的都很困难,以往一般要等儿女抽空回来办。邓成波知道后,就把这些事揽了下来,不用大家开口,他主动一家一家上门去收集资料、写好申请、采集信息……老人们一件件的为难事、一户户的棘手事,他都给办的妥妥贴贴的。
 
图为邓成波帮西川村贫困户安德顺做家务
 
  他最爱的地方是村里的敬老院。他说,工作不忙的时候,还有特别想爷爷的时候,他就跑到敬老院去,陪老人们说说话,帮他们理个发、打扫一下卫生什么的。照顾他们,就像当初对自己的爷爷一样精心。时间久了,他们跟邓成波之间就跟亲爷爷亲孙子一样热乎。
  邓成波孝老敬老传递的正能量依旧在延续。村民们都很佩服他,钦佩他那颗善良的孝心。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小孩子们也都学着他的样子,在家里孝敬老人。家庭关系和谐了,村子的精神面貌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邓成波自己也被选为四新村党支部副书记,还被评为“柞水县第四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商洛十大孝子”、“商洛市第五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什么是秦岭精神?每个秦岭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邓成波用自己的孝心、满腔善念,从人伦感情出发,为解决基层村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破题,实现了村庄和谐发展的小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秦岭精神。
 
 
  》》》》链接
  陕西广电专访邓成波

  邓成波的故事带给人们怎样的思考?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今日点击》曾做过一次专访,邀请当事人和多位嘉宾一起探讨孝心背后的故事,体会感动之外的思索。
  主持人:“今天聊的是个温情的话题,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心甘情愿回家乡,只为照顾年迈的爷爷。小邓,听说你在回乡当村官前,在江苏工作过?”
  邓成波:“我在西安上大学,学的是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后去江苏待过,专业对口,一个月四五千块,待遇还可以。”
  主持人:“当时怎么下决心要回家工作的呢?”
  邓成波:“主要还是年迈的爷爷需要照顾。自己照顾爷爷,比较放心。”
  主持人:“那有没有亲朋好友反对你回乡?”
  邓成波:“有,大学同学、朋友还有老师都建议我留在江苏或者在西安发展。毕竟西安是大都市,相比柞水这样的山区,机遇要多一些!”
  主持人:“回家后,感觉如何?”
  邓成波:“我觉得挺充实的,有份工作可以做,还让爷爷像别的老人那样,晚年生活老有所养,老有所终了,挺好的!”
  主持人:“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年迈的爷爷,中间遇到过最难受的时候吗?”
  邓成波:“爷爷生病的时候,没胃口吃不下,但我只会做简单的饭,我心里特别难受。”
  主持人:“难受、疲惫的时候怎么给自己打气的?”
  邓成波:“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过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做出这个选择,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每次遇到困难、心情不好、失落的时候,我就用这句话鼓励自己,这些年也经历了一些事情,一步一步都走过来了,我还年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主持人:“小邓的选择,旁人看起来充满了勇气。现在我想问问演播室的两位嘉宾,对于小邓的选择你们怎么看?”
  蒋俊(《今日点击》记者):“我采访成波时问过他,为什么不把爷爷送养老院?他说,任何一个老人年轻时都为家庭做过贡献,因此他们老的时候,就应该受到好的照顾。好的照顾要走心,养老院服务再好,不如亲人在身边。成波比我还小两岁,1989年出生的,但无论在思想成熟度上,还是行为上,都比我厉害。我们这些85后,想的都是到外面去闯荡,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却杀一个回马枪,回家乡,带着爷爷当村官,很不一样!”
  杨红娟(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我觉得小邓的选择很成熟、很理性。小邓给很多人提供了榜样,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向上、向善的能量,小邓自己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的优秀的社会价值观在经历一段迷茫后,现在又回归了,年轻人对它的认同感在不断增强。80后、90后还是很有希望的。”
  主持人:“邓成波回家乡照顾爷爷,除了带给我们感动,还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下面来听听西安听众王女士的观点。”
  王女士:“背着爷爷去工作,好是好,可不能大家都这样吧。其实,要想让更多的小邓和他们的爷爷幸福,还是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
  主持人:“杨老师,觉得这位听众的建议怎么样?”
  杨红娟:“一方面,小邓的行为值得赞赏;另一方面,社会养老体系需要更多关注支持像小邓这样的家庭!”
  主持人:“杨老师,您一直做在养老这类课题研究,农村养老还可以做哪些工作?”
  杨红娟:“我觉得应建立农村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让老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享受专业医疗服务,同时也会有力地支持年轻人工作。毕竟社会化养老只是对家庭养老的一个补充,老人的精神慰藉还是要依靠家人。”
  主持人:“我们有两位热心听众,也想讲一下自己的观点。”
  小曼(西安听众):“百善孝为先,感谢小邓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给孝敬爷爷的小邓点赞。也呼吁当地有关部门多关注、多帮助这个好小伙子!”
  邓先生(宝鸡听众):“我从小邓身上感受最深的是三个字:责任感。这不仅仅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也是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向他学习,对工作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主持人:“古语说:忠孝不能两全,成波却用自己的努力对忠孝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他说,虽然自己辛苦了点,但是让爷爷有了踏实的幸福,这就够了。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感恩、善良、还有当代年轻人最需要的吃苦精神,这些品质让人敬佩,心生赞叹。最后,我们祝愿这个小伙子健康平安、幸福永远!”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