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大山里,26岁的大学生村官彭旭君一不小心养起了土鸡,还邀约乡亲们成立合作社,事业越干越红火。他说:“养几只鸡事小,但看到乡亲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就有种成就感。”
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可干
前年8月,从海南大学毕业的重庆籍青年彭旭君,被选聘到咸丰县小村乡小村村担任村长助理。
彭旭君走访发现,全村100多户500多人,最大的“产业”就是1000多亩茶园,村民依然贫困。面对茶园,他琢磨,要是在茶园里养鸡,鸡吃虫吃草,鸡粪肥田,既增加一个创收项目,茶园又不需施药,岂不一举两得?
兴头上的彭旭君,把他的美好设想“灌输”给乡亲们。但他的主意没有得到预期回应,可他自己越琢磨,越觉得这件事可干。彭旭君决定自己先干起来再说。第二天,他就起程赴重庆、青岛考察,最终从山东引进回一批“柴鸡”苗。
彭旭君说,鸡不是被关在笼里生长,而是在茶园里自由地吃喝玩乐,所以叫它们“快乐土鸡”。6个月后,首批1000只“快乐土鸡”上市。除去支出,他净赚1.2万元。
扯起专业合作社大旗
半年多就赚了这么多钱,乡亲们听说后,都跑来看热闹。不少人看着看着就来了兴致。
看到这势头,彭旭君又有了新主意——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干,乡、村领导听说后,都很支持。去年4月,彭旭君邀约19户村民,拉起“快乐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旗。
彭旭君介绍说:“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种苗和养殖技术,成鸡以高于市场价格全部回收,统一销售。”
“快乐土鸡”一上市,就受到欢迎。在县城长期做土鸡生意的老板唐德喜找上门来,要求代销“快乐土鸡”。他说:“‘快乐土鸡’是原生态的,消费者喜欢,销路不愁。”
合作社青年李红斌,投入3万余元养殖“快乐土鸡”,仅9个月时间,出栏了6000多只鸡,净赚5万元,他说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快乐土鸡”在全乡推广
如今,“快乐土鸡”专业合作社已经建成茶园生态循环养殖基地3个,林地生态放养基地9个,家庭生态农场3个。
小村乡土鸡存栏数从200余只,到去年12月已突破2万只,年产值达到了200余万元。
小村乡党委书记冉茂和说,小村乡有茶叶基地2万亩,“快乐土鸡”养殖解决了茶园不施农药的问题,实现了种植、养殖的良好循环,生态价值不可估量。今年,乡里将把“快乐土鸡”这一项目在全乡推广。
为了扩大规模,在团县委的帮助下,彭旭君还获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大学生村官创业“扬帆计划”资金扶持9万元。
面对未来,彭旭君信心满怀,他计划“快乐土鸡”合作社在三年内突破10万只规模,让社员增收100万元以上。
大学生彭旭君在一个山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说,农村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他要利用所学知识,成为带领群众走向幸福生活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