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马瑞琴的民生情怀
2014-08-29 09:50:00

  图为马瑞琴到村民家中走访。

  梳着马尾辫,戴着近视镜,白色T恤上衣,蓝色牛仔裤,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平日里素面朝天的马瑞琴,对待群众有着火一样的热情。

  2008年,马瑞琴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当年10月被聘为山西省襄汾县景毛乡吉村主任助理,2013年调任景毛乡北李村主任助理。六年的时间,马瑞琴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了群众鼓起的腰包和绽放的笑脸。

  百姓冷暖,时时牵挂心头

  “瑞琴,你现在情况还好吗?”尽管已经离开吉村两年了,但是,崔全胜一家,对马瑞琴的“热度”依然未减。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家里的长者如今84岁高龄,是一位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早年当过村干部,患有严重哮喘,走几步就咳得不行。他的老伴2011年去世,膝下一子崔金拽今年63岁,患有耳聋。孙子崔文跃,遭遇车祸腿部残疾,全家靠种地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

  2008年,刚刚担任吉村大学生村官的马瑞琴,走进了这个家庭。从此,她一有空就去崔全胜家转转,帮老人把水缸添满,把院子打扫干净,给老人洗洗衣服,陪老人说说话,做老人想吃的饭……“我家的事都是马瑞琴给办的。我爸和爷爷岁数大了,家里就靠我一个人支撑。”崔文跃说,“前两年我出了车祸,去医院治病、处理事故、开各种证明、办残疾证都是她一趟趟开着自己的车给我办的。”

  “屋漏偏遇连阴雨”。崔文跃残疾以后,打不成工,挣不上钱,妻子也跑回了娘家,要和他离婚。“她一次一次跟我媳妇讲道理,最终让媳妇回心转意。”崔文跃说,“家里有人照顾了,我才又找到工作,日子过得有了起色。”

  “瑞琴对日间照料中心可上心了。”在北李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黄来顺、郭莲花老两口对马瑞琴的事“门儿清”。今年6月的一天,驾车回家的马瑞琴走到南贾镇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如注。她突然想起了日间照料中心里84岁的武奎元大爷没人照顾,回不了家。转身掉头就往北李村驶去。武大爷有晕车的毛病,不能坐车,来到日间照料中心,马瑞琴撑着伞,扶着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把他送回了家。“孩子浑身都湿透了,我让她等雨停了再走,她说家里还有事,给我擦了擦身上的雨水,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两年后再次见到马瑞琴,吉村张月梅老人的泪一直在眼中打转,“她为我们操碎了心。村里有的老人出去旅游,她就帮忙办好老年证,节省开支;谁家的媳妇怀孕了,她就送去计生服务手册,帮忙办理准生证。”“瑞琴就和自己的子女一样,有啥事就给她打电话。她调走了,忙得老不回来,很想她。”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张建华 刘力虎 陈晓璐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