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徐来,拂过燕赵大地绵延千里的沃土,吹进了飘散着梨花芬芳的古城赵州。
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已有数月时间。犹记得任职的第一个工作日,组织委员交给我一份《大学生村官报》。组织委员告诉我:《大学生村官报》是专门为大学生村官创办的报刊,报上登有其他省(市)大学生村官的感人事迹和工作经验,你可以看看。起初,我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来阅读,可没想到,之后的一段经历,使我对“她”产生了深深的依恋。
2015年11月,为防止村民私自焚烧秸秆引起空气污染,村干部们决定自早上7点到晚上12点都必须全勤在岗。那段时间是我从校园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一个月,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心情糟糕透了,甚至一度消极怠工。就在这时,我看到了最新一期的《大学生村官报》。为了忘却烦恼,我一头扎进了报纸中。在报上,我看到了许多“前辈”的突出事迹:有的一心为乡亲们做贡献谋发展,不顾个人得失,将自身前途与任职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充分发挥专长,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搞养殖、深加工、开网店等领域,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有的群策群力,抱团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争取优惠政策和财力物力……联想到自己,我有一种深深的自责:同为大学生村官,我村里做的太少了!就是这么一段时间的加班,我就在不停地抱怨!
自打这以后,我转变了心态,不再以“完成任务”作为终极目标,利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结合从网上搜集的资料,从事理入手,为村民们耐心讲解焚烧秸秆的危害,呼吁村民对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村民们从刚开始的毫不重视到之后的真诚沟通,态度逐渐有所转变,甚至部分村民在听了我的讲解后,自愿加入到禁烧秸秆的队伍中来。秸秆禁烧工作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的做法也得到了同事和村民们的认可,成就感由然而生。
我与《大学生村官报》虽然只有短短数月的亲密接触,但“她”的所言所述使我感触颇深,成为我工作中面对困难的动力。《大学生村官报》就像是一面镜子,帮助我们审视自身的不足;《大学生村官报》又像是一座灯塔,指引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一路前行。千言万语,化作我对“她”的真挚谢意。今后,我仍将与《大学生村官报》一同成长,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