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南京六合举办“村官文青汇”交流创客经验
2016-02-05 12:08:00

  读书会现场

  

  元月15日下午,南京市六合区葛塘街道芳庭社区,30多位大学生村官将社区书屋坐得满满当当。由六合区委组织部、团区委主办的“村官文青汇”读书会在这里举行。

  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创业、成长、成才”,自愿报名前来的大学生村官们分享的不是书,而是六合区几位村官创客的经历。

  葛塘街道官塘河村书记陈湧林,称得上是这次读书会的第一主角。活动开始前,30多位村官集体到他经营的fun果农场采摘草莓,亲眼见识了他的创业成果:4个草莓大棚专供趣味采摘,6个大棚蔬菜被单位食堂认购,7亩露天菜地由70个家庭私人订制,农场一年营业收入超过30万。

  “别看我现在做得有点模样了,记得刚开始创业时,第一笔生意就亏了。”陈湧林2009年到葛塘街道长城村任职,那时的他,一直在琢磨,能为村民做点什么。长城村有1/3的水面,种菱角的家庭很多,但菱角的价格一直卖不上去。于是,他联合村里两个年轻人,准备一起卖菱角。按照约定,3个人先把菱角收回来,然后分捡,好的做成礼品,品相一般的,煮熟后运往批发市场。谁知正式开工时,那两人突然不干了。这可苦了陈湧林,他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活儿。没有经验的他,第一次收来近4000元的菱角,回家一看,傻眼了,从袋子里倒出来的大多是又老又黑、口感很差的那种次等品。尽管他后来费了很大力气又挑又捡,并运到江宁天印山农贸市场卖力推销,结果也只收回了700多元本钱。“第一次亏的钱,就相当于3个月工资。当时心里很难过,如挨了当头一棒。家人、一些领导都劝我放弃算了,但我不认这个输,执意坚持继续创业。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我就走不到今天。”陈湧林感慨地说。

  和陈湧林一样,大厂街道周洼新村社区副书记毛鹏海,创业第一步出师不利。毛鹏海是东北人,初到社区任职,他就发现,东北地产农产品在老家和六合之间有不小的价差。头脑灵活的他顿时有了一个商业计划:直接从东北农民手上订购大米,运到六合来销售,一方面帮老家农民解决销售难,另一方面也让社区居民吃到正宗东北大米,降低生活成本。为压缩物流成本,他一次就发了一整车30吨大米到六合。让他焦急的是,尽管大米质量好,销量却始终不如人意。眼看快到夏天了,米放不住了,最后只得低于成本价甩卖。“这次失手给了我很大的一个教训。我反思了很长时间,到底错在哪里?渐渐地,我悟到了,败在缺乏前期市场调研。我所任职的社区,老人小孩妇女多,购买力有限。而我最初对市场估计太乐观了。”痛定思痛的毛鹏海,做事不再“大手笔”了,他开了一个微店,东北大米、木耳、红豆、人参、玉米渣子……从每一笔小生意做起,越做越顺,现在,他每个月销售量都能达到5万元。

  接下来,雄州街道孙雪清、大厂街道胡文峰也分别讲述了创办社区平价菜场和公益课堂的经历。

  4位创业村官的讲述平静而质朴,虽然没有抑扬顿挫的煽情,但大家却听得很入神。“今天没白来。”大厂街道陈颖钊说,“我当村官好几年了,也一直想创业,但始终没有勇气跨出第一步。刚才几位创业村官,都是我们身边的同行。听他们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如同读了一本鲜活的创业书,很有收获。”

  对于由大学生村官自己组织、自己策划的读书交流活动,六合团区委书记周歆瑜“本来想听听就溜走的”,但几个村官“讲得很好”留住了她。她推心置腹地对村官们说:“现在是创业的最好时代,各级政府都出台了鼓励创业的措施。但创业之路能否走通走顺,主要靠自己。不要幻想遇到马云一类的贵人,给自己成千上万的投资。今天几位创业村官的故事说明,创业要从小处着眼,才能找准目标和定位。创业途中的每一次挫折,都是人生成长的契机,不要轻言放弃。今天的读书会,大家在分享与交流中增加了创业的勇气和智慧,可谓不是读书,胜似读书。”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张粉琴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