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聆听别人的村官故事,不如自己创造故事
2015-08-07 09:41:00

  我的村官任期结束了,如果不能给这段经历留下些回忆,那是青春的损失。于是,我提起笔,从午后一口气写到深夜,把几年来每一次内心的悸动都记录下来,算是向这一段逝去的青春致敬吧。

  选择: 嘲讽如潮水, 冲刷着耳朵

  人生,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两年前,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农村小子,在毕业后义无反顾地辞掉了城里稳定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生长的小山村,当上了大学生村官。一时间,这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一定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了才灰溜溜地回来的。那段时间,各种各样的嘲讽,如同潮水一般,不停地冲刷着我的耳朵,也冲击着我的心理防线。这其中,有很多是从小就对我抱以很大期望的亲朋长辈,尤其是我父亲:“你读书,我再苦也供你。可供了这么多年,你回来了,让我的老脸往哪儿搁?不指望出人头地,但起码也得像个人样儿!”我就这样被父亲的话晾在原地。

  是的,父亲的话我能理解,我也不怪他不支持我,因为,我知道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供出一个大学生是有多么的艰难。可是,我依旧不顾一切地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条路。因为,我认为,这不是一次青春的冲动。我想我的青春就不应该在平平淡淡中度过,为了让我的青春更有价值,我宁愿迎着别人嘲笑的目光,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做最真实的自己。

  当然,我也知道,有选择就会有风险。

  县委组织部迎新会结束后,我跟着副镇长的车一起回乡镇。回到镇政府,领导安排我和村书记见了面。其实,我俩早就认识。村书记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见面,寒暄,握手,介绍自己”,还是搞了一个简短的见面仪式。镇领导后来嘱咐村书记:“这个村官虽然在你们村任职,但先留在镇上一段时间,让他熟悉熟悉全面工作,等开春了再让他回村里去”。领导还礼貌性地问我有没有车回家,我平生第一次撒谎了,说没有。其实,路过我们村的便车有很多,我当时只是想,如果镇上派车送我回家,让乡亲们看一看,我是下派的大学生村官,能满足一下我心底仅存的一点虚荣心。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是如此幼稚,但却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果然,虚荣心满足了,村里的嘲讽声也暂时平息了。就这样,我在乡亲们的眼里成了有派车的“机关干部”,而在真正机关干部的眼里,我只是一个呼来喝去的“勤务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真的迷茫了:回到家乡当村官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出路又在哪里?

  倔强: 不怕失败, 就怕留下遗憾

  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少都会有些倔脾气,这被我们年轻人称为“个性”。没有个性的人,就像河里的鹅卵石,不会受到冲击,很安全,但终究是没有锋芒的。而没有锋芒的青春,不精彩。

  我不屑于在乡镇干着内勤打杂的工作,不想被没完没了的表格与材料所淹没,我想创业富民,发展林下刺嫩芽(当地的一种山野菜)种植。这并不是我的突发奇想,而是我在大学时候参加一次创业大赛时精心准备的一个课题。我以为自己深思熟虑过的想法,是万无一失的,一定会受到领导的赏识和父母的支持。可是兴冲冲地跟镇领导汇报后,换来的却是石沉大海;满心期待的支持,也变成了父母嘴里“异想天开的瞎折腾”。

  2013年的网络语,叫做“No zuo no die”,意思是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什么是“作”?我想倔强就是一种“作”,而我就是那个倔强的小子。

  你们不看好,我就自己干,我不怕失败,就怕留下遗憾。因为我坚信青春中,遗憾要比失败更可怕。

  是的,你猜对了,很快我就付出了“倔强”的代价,迎来了属于我的失败。

  我用自己口挪肚攒的6000元工资,又东借西凑,筹措了1万多元,通过朋友介绍买了一批刺嫩芽苗,在自家的山林里拾掇起来。没用多长时间,刺嫩芽苗就郁郁葱葱地长成了一大片。看着那些幼苗张牙舞爪地簇拥在一起,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时不时的我还会站在那边看边傻乐,畅想来年丰收的情景,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幸福。

  我种植山野菜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好不容易平息的“水”又煮开了,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好好的机关干部不当,回家整那破玩意儿。要是能赚钱,我们早弄了,还用等你瞎折腾!”“作吧,把自己赔进去就好了!” 还有位村干部当众拍着我的肩膀取笑。有段时间,我上山,走的都是小路,不敢从村里的大路走。真的怕了,不是怯弱,只是希望他们看不到我,话题也就慢慢散去了。因为,不想父亲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以免伤到父亲的自尊。毕竟在这个小山村里,谁家孩子工作在大城市,是件很荣耀的事,而现在这份荣耀,显然不再属于我了。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我所期盼的春天终于到了。大地苏醒时,山上一切都恢复了生机,唯独我的刺嫩芽枝干却没有萌发出新芽,而是慢慢枯萎了,最后几无幸存。我搞不懂什么原因,只觉得一个冬天的期盼瞬间化为泡影。

  我哭了,很难想象吧,一个27岁的大小伙为了一堆苗,痛哭流涕。比起事业上的失败,痛彻心扉的挫败感更可怕,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在村里更加自卑了。

  转机: 没有鲜花捧场, 也要坚持下去

  创业失败了,也有不少好心人来劝我:你应该利用做村官的时间,好好复习,把村官当成一个跳板,考个选调生或公务员;也有人说,你应该收收心安分一点,有空多和领导拉拉关系,好好表现就有机会……好心人的话,比那些嘲讽我的人,更让我警醒。

  承认失败很容易,毕竟现实就摆在那里。失败,让我更清醒,也让我更坚定,让我重新对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进行了定位:我不想循规蹈矩地走在别人规划好的道路上,我只想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即使没有光环闪耀,没有鲜花捧场,我也要坚持下去。

  重新开始。问计年长的老农,问计农业专家,刻苦学习技术,寻求多方扶持,半年下来,我成了县农发局、科技局、扶贫办的常客。自己也在挫折中一次次总结经验。不用人家提供的幼苗,自己采籽培育行不行?我从临近的山区,自己去移栽行不行?说干就干,秋天的时候,我又种植了一大片。有志者事竞成,苦心人天不负,我终于迎来了转机。第二年春,幼苗的成活率超过了六成。当我满心的期待终于如愿以偿的时候,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才会像神经病一样欢呼着,而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无奇。

  在一次外出培训中,我结识了一位致力农村发展的企业家。他被我的故事感动了,跟我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我的山野菜通过他们公司的加工,打入到大城市的超市、酒店。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儿。

  我开始动起了新想法:想借着这股东风,带着乡亲们一起种野菜,一起致富。原以为自己的努力会得到乡亲们的欢迎,“一个小孩儿,人家凭什么和你合作,说不定是骗你的”,“这破玩意儿山上有的是,能批量进超市,这不扯淡吗”……

  在此之前,我觉得创业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是技术,可乡亲们的反应让我惊醒:创业最大的障碍是思想,是人心!

  乡亲们的冷落使我意识到,创业富民得多做让群众看得见好处的事。我一遍一遍给那个企业家打电话,希望搞个签约仪式,希望他能给我们的乡亲们来个精彩的演讲,让乡亲们能通过这些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人家太忙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推辞。

  最终,还是我的真心和执着打动了他。我们顺利举办了一场农超对接的签约仪式,那位企业家老总也亲自到场,为乡亲们做了一场精彩的农超对接演讲,介绍了他们企业的产品和销售情况。台下,乡亲们心动了。

  我相信,这是我人生中迄今最重要的一次闪耀登场,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郑重的承诺,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为乡亲们带来了变化,这变化不光是数据,更触及人心和思想。村里的山野菜种植从开始的几十亩,到现在的600多亩,陆续有30多户村民跟我一起发展山野菜,从刺嫩芽起步,我们如今新发展了蕨菜等多个山野菜品种。我们村还开通了网站,拓宽了山野菜销售渠道,种植户人均增收5300余元。

  现在不光我的想法多了,乡亲们的想法也多了:季节性很强的野菜品种,怎样才能在不破坏品质的条件下储存更久?怎样才能进入大棚,实现反季节栽培?怎么能在每年春节前后实现产量的最大化?怎样才能让销售单一的品种发展成多元化的市场?这些问题,他们都在想,也在踏实做。

  两年的村官时光匆匆而过,如果要给自己一个评价的话,我想“无悔”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一个人一辈子不去尝试,不去抉择,不去冒险,那他永远都不会失败,但是这样的人生不精彩。相反,你做过梦,发过疯,奋斗过,憧憬过,你就活出了最精彩的自己。

  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不尽相同,命运可以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那是为了让你用一生的奋斗去书写更长的、更精彩的故事。聆听别人的故事,不如去创造自己的故事。这是写给我的故事,也是写给所有大学生村官朋友们的青春记忆。  (作者为辽宁省新宾县木奇镇赵家村原副书记、现任木奇镇党政办科员)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邱博扬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