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对你无悔的选择》。谢应文 供图
音乐快板《群众路线活动要搞好》。谢应文 供图
巡演现场,人头攒动。 谢应文 供图
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每逢年关农闲时节,就会有一支活跃在乡间村头的文化宣传队,他们青春热情、朝气蓬勃,他们积极活跃、多才多艺,用自己精心编排的节目宣传党的政策、歌颂美丽乡村、演绎青春赞歌、传递新农村建设正能量,他们就是黄山区大学生村官文化艺术团。近年来,该区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大显身手,使他们成为推动文化惠民、倡导健康文明的带头人,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提升农村整体文明程度。
丰富乡村文化舞台
2015年2月10日,冬日暖阳照耀下的焦村镇龙源村农民文化广场,欢笑声、掌声、喝彩声不断。黄山区大学生村官文化艺术团2015年度乡村巡演首站来到这里,他们表演了朗诵、快板、小品和舞台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群众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年轻人有朝气,个个才华横溢,节目非常精彩!希望下次再来我们村表演。”村民罗嘉陵对大学生村官的表演赞不绝口,不时拉着年幼孙子的小手一起鼓起掌来。
据悉,黄山区委组织部从2010年开始尝试引导大学生村官自发编排节目,集中组织乡村巡演,并于2013年正式成立大学生村官文化艺术团,建立起大学生村官文化宣传的长效机制。艺术团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文化、团委等部门参与指导,以在岗大学生村官为主体,吸收部分选派干部和一批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共同参与。艺术团分设演唱、舞蹈、器乐、语言、综合等五个组,每组设1名组长作为联络人,聘请1—2名指导教师,并在区文化馆设立日常训练基地,开展演出排练。为保证大学生村官文化艺术团薪火相传、不断壮大,该区采取“以老带新、常态训练”的模式,使艺术团成员常年保持在60名左右的规模。
黄山区大学生村官文化艺术团融合了大学生村官的青春朝气、文艺才气,选派干部的人生阅历、基层经验,期满村官的奋斗历程、成长感悟,他们在同台演出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让每一次巡演都变成一次工作例会、一次岗位培训、一次人生历练。艺术团的表演涉及节目创作、演出策划、工作协调等方方面面,需要大学生村官独立思考、独挡一面,激励着他们进一步融入农村基层,了解农事耕作,体验农民的生活和情感,写出更好的作品,编出更好的节目。
“绿色崛起,美好乡村”、“给力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科学发展领航向,美好乡村谱华章”、“固教育活动成果,促农村全面小康”……几年来,大学生村官文化艺术团乡村巡演一年一个主题,用“心”创作、用“情”编排、用“爱”演绎,分赴全区14个乡镇开展巡演30余场,观众累计2万余人,广泛传播党的惠农政策,真实呈现他们的农村生活体验、基层工作感悟以及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思考。正如艺术团副团长、第五批大学生村官汪云所说:“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农民群众所思所想,培养了我们沟通协调和相互配合的能力。这既是一次交流分享和岗位培训的机会,也让我们找到了自我展示的舞台和融入基层的‘切入点’”。
给力远程教育培训
2015年5月5日晚,黄山区龙门乡政府三楼会议室灯火通明,该乡远教培训员、大学生村官唐艳正在开展远程教育集中培训。这时,手机铃声突然想起,电话接通后传来一阵急切的声音:“我是龙源村的远教管理员,我们村的远教终端无法启动了,可是明天早上有一个村民卫生防疫培训,请你赶紧帮忙排除故障啊!”挂断电话,唐艳布置了学习任务后,便急忙骑着自行车往龙源村赶去。一阵忙活后,终于排除了故障。
随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全区普及,大学生村官们有了用武之地,纷纷担负起乡村远程教育的辅导员和管理员。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电脑操作和网络技术欠缺的实际,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开关机、远教节目下载刻录、故障处理、远教专用软件应用等开展一系列培训,还以乡镇远教点为中心,每周定时公布接收课件内容,督促各村站点定时开放,供村民查阅学习。今年以来,全区远教站点开机率实现100%。
放大农家书屋功能
2015年6月9日晚7点,永丰乡洪田村的农家书屋开始热闹起来,书屋里挤满了前来借阅书籍的村民,他们津津有味地翻阅着图书,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经过一个小伙子的耐心分析和推荐,村民方荣贵最终选了《影响人生的101个故事》、《四部致富法》和《农村识假辨劣手册》等3本书,办理了借阅手续。望着村民满载而归的背影,小伙子开心地笑了。这个年轻人就是该村大学生村官程徐杭,现任村党支部委员。自2013年来到洪田村,程徐杭便开始兼任村里农家书屋管理员一职,每天晚上他会按时打开书屋,迎候村民,等他们“满载而归”后再收拾书报,打扫卫生。目前,村里农家书屋藏书4000余册,包括党建文史、社科法律、中外文学、种植养殖、文化艺术、卫生保健等。
据了解,该区在大学生村官任职伊始,就安排他们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协调管理农家书屋。谭家桥镇汤星宇、夏张辉等5名大学生村官,还联合组建了一支科技服务队,巡回村组,根据村民的需求将书籍送上门。村民通过看书学科技,掌握了养蜂、茶叶制作、沼气应用等技术。三口镇巷联村大学生村官郑建轻、焦蓓蕾还利用农家书屋,成立校外辅导站,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农家书屋已成为大学生村官宣传方针政策、传播文化知识、树立社会新风尚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