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90后大学生村官王学诚的“三把火”
2015-01-07 14:32:00

  “2014年爱民村茶叶销售量比往年提高了近三成,希望大家继续通过微博、微信、qq前来找我预定,优惠多多。”发出这条微博的人是泾县蔡村镇爱民村90后大学生村官王学诚。自2014年开通微信后,王学诚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自己的微博、微信、qq,看看有没有人前来订购茶叶。而卖茶叶只是王学诚2013年9月担任爱民村村官以来所做的第一件事。

  搞网上销售,售出茶叶集群效应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王学诚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帮助村民“卖茶叶”。

  王学诚对爱民的茶叶很自信,并做过详细的调查。如何拓展新的销售渠道?作为90后,王学诚立刻想到了最潮的营销方式——微博,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不同人群如何挑选茶叶的知识,以及爱民村高品质茶叶销售的信息。微博一出,还真吸引了一些网友的关注,并进行了咨询。这着实让他兴奋不已。

  第一笔茶叶在网上售出后,不少村民向他请教如何在网上做营销。如今,爱民村的茶叶销售形成了集群效应。村民刘希告诉记者:“2014年的新茶不

  仅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2成,自己还在王学诚的帮助下开了淘宝店,现在网上生意可一点不比实体店经营的差!”

  2014年,王学诚还专门向上争取资金,修建了茶叶市场。采访中,记者在茶叶市场碰到了正在和村民谈价格的浙江茶商郭春玲。她向记者坦言,茶叶销售市场更有利茶商们大批量选购茶叶,自己就是被这点吸引,才专门驱车前来选购。

  走群众路线,走出全新通村道路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村干部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和实施者,王学诚就是从村民最关心的问题着手。

  王学诚第一次到爱民村的大坑村民组,竟是踩着村前河里的石头蹚进村的。河上没桥,每逢下大雨,暴涨的河水就将村民“困”在了村里。全村没一条硬化路,人畜混居。当地村干部说,村里的年轻人出去都不愿回来。

  王学诚将全村70多户人家跑了个遍,问村民最期盼什么。“后来我摸清楚了,村民们最盼的是修桥、修路。”王学诚说。在他的努力和多方支持下,扶贫办、交通厅的相关资金纷纷“落户”这个小山村。2014年下半年,大坑村筑起

  了通往村外的堤坝,主要街道硬化了路面,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的大门口。

  建美好乡村,建成居住优美环境

  2014年,美好乡村建设到处都搞得轰轰烈烈。爱民村怎么办?王学诚琢磨,从改善落后的居住环境入手,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第一步就是“改厕”。

  为了树“标杆”,王学诚找到正在盖新房的农户张宝成,动员他在房里建个沼气厕所。为此,他跑到县里联系沼气池项目补贴,还自掏腰包,给张宝成拉来一套卫生洁具。如今爱民村70%的村民都将自家的老式茅厕拆除重修。

  爱民村不少道路沿线村民过去私建了一些违章建筑,2014年开展“三线四边”整治,因涉及个人利益,部分村民不配合。

  “我和村干部就分头到村民家里唠家常,给他们讲解相关政策,讲解‘三线四边’整治后带来的各种便利。”王学诚告诉记者,有些村民提出家里人手不够,他就和村干部一起忍受着刺鼻难闻的牲畜粪便味,拆掉私搭乱建的猪圈和鸡棚。

  朱坑村民组村民朱壮对记者说,“以前村里乱七八糟,现在垃圾没了,鸡棚撤了,环境优美了,住在村里都觉得很享受”。

  做村里小事,做到村民信任眷恋

  2013年到2014年,王学诚干得咋样?从村民们对他称呼的变化或许能窥见一斑:起初,大伙儿都叫他“大学生”;现在,上点年纪的人都亲热地喊他“小王”。王学诚自己也从最初的村委会主任助理当选为新一届的村委会主任。而他则笑着说:“我愿当爱民村百姓信赖的‘小王’”!

  爱民村村民邱小喜向记者透露,他曾经对这个“毛孩子”并不看好,但2014年的一件事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外出务工的邱小喜因外出打工,无法为左心室肥大的儿子准备大病救助的相关材料。王学诚得知后,不仅每天步行5公里的山路为他的儿子收集材料,还坚持帮他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真没想到,一个90后毛孩子能为我们踏踏实实做这样的小事。”邱小喜说。也正因为就这样一件件小事,村民们对王学诚的信任与眷恋也越来越深。

  王学诚告诉记者,选拔大学生村官进村入职,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农民的期盼,相信在农村这片天地中,自己的村官之路将越走越宽。下一步他还将致力于推广“爱心”茶叶品牌,竭尽所能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秦恩阳 刘畅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