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城市的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也有这么一位大学生,她在过去4年里一直扎根基层。她开办“群众论坛”,创建“三式”群众工作法;组织筹集修路款;帮助村里乡亲把废弃的果园变成了“摇钱”的药材园;帮助尿毒症患者及困难学生……她就是扎根大巴山的大学生村官张雪梅。
如今,大垭口村的道路完成了硬化,村民靠担水吃饭的日子已为历史,药材园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但张雪梅却因为患癌后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
图为张雪梅(前排左三)在农家小院召开坝坝会
6月25日,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四川新闻网记者随车到大垭口村采访张雪梅的相关事迹。此时,张雪梅因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村民们一谈起张雪梅就很是惋惜,“雪梅女子还那么年轻,咋就得了这种病!”村民们喜欢称呼张雪梅为“雪梅女子”,一句当地的昵称道尽村民心中对这位大学生村官的感激。
张雪梅,生于1986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干部”称号。2009年9月选聘为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村主任助理,现任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2012年4月查出患有乳腺癌,2013年7月癌细胞转移至肺部和骨髓。
被确诊癌细胞转移后,张雪梅对丈夫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走,就要笑着离开。如果我不在了,我愿意捐出自己一切有用的器官,让更多的人感知社会的温暖。”
在扎根大垭口村的四年多时间里,张雪梅也用行动让村里人感知了温暖。
心中之痛:父亲放弃治疗早逝
“父亲早逝的原因是家庭贫困、没钱治病。贫困和落后是边远农村的病根子,我很想为改变这种困境尽一份力。”
张雪梅出生于恩阳区花丛镇秤杆村的一个农民家庭,2007年6月毕业于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毕业之后同许多大学毕业生奔赴北上广一样,她到了广州一家公司工作,月薪3000多元,当时老板还承诺转正后给她加薪。
一个月之后,父亲生病的噩耗传至身在广州的张雪梅。闻讯后她急忙赶回家,但因为缺钱父亲放弃了治疗,小病拖成大病,最终离世。
想到这件事,张雪梅就忍不住流泪。“父亲早逝的原因是家庭贫困、没钱治病。贫困和落后是边远农村的病根子,我很想为改变这种困境尽一份力。”
适逢恩阳区招聘村官,张雪梅就此铁定了心留在家乡,这样既能实现抱负,也能照顾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