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愿意吃苦,就能够成功。”这是记者听潘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干净利落的小平头、亲切的笑容、干练的举止,戴一副黑框眼镜。这是见到潘明的第一印象。在他年轻的脸上写满了80后的青春飞扬和自信,言谈中又流露出几分成熟淡定。
他的这份成熟干练,在大学期间就体现了出来。当时,就读于陇东学院的潘明除了学习,就是抓紧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上大学时他就跟同学合伙开过淘宝店,主要是代缴话费和代理销售一些产品。“我既想多挣一些零花钱,也想多积累一些社会阅历,为未来打基础。”
2012年,大学毕业的潘明参加了大学生村官考试,成了礼县石桥镇高寺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我来自农村,又回到农村工作,不会有陌生感。”在担任大学生村官这段时间,潘明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在工作中要将各方面都考虑到,哪怕是帮助村民解决一个小问题,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对我来说都觉得是莫大的欣慰。”
礼县石桥镇农特产品丰富,盛产瓜果、蔬菜、烟叶、紫苏等,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规模不大,分布零散,并没有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市委“433”发展战略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以农特产品网上交易为切入点的电子商务,并出台了鼓励政策。听到这个消息后,潘明非常兴奋,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淘宝网创建了“老秦人土特产珍品店”、“老秦人油坊”和“秦人油坊”三家店铺,主要销售紫苏油、亚麻油、花椒、核桃、羊肚菌等。自今年3月以来,三家店铺已成功交易443笔,交易金额2.46万余元。
为了着力解决残疾人创业难题,礼县实施了百名残疾人电子商务扶持工程。潘明协助石桥镇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全县电子商务培训,帮助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在他的帮助下,郭世平和魏芳军两名残疾人在淘宝网注册了网店,主要销售中药材。为了降低运费,及时将销售的货品发给客户,潘明主动与快递公司联系,在石桥镇高寺村设立了代办点。
“作为村干部,不光要自己带头创业,还要带着村民致富。”潘明告诉记者,他了解到村里有一些刚毕业或者待业的年轻人,也有开网店的愿望,便帮助他们在网上注册网店,将自己的经验说给他们听,并指导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不但帮助村民开办网店,潘明还帮助他所在的高寺村签订了52亩紫苏种植协议,以高于市场收购价收购紫苏种子,同时,为下一步在网上销售保证了货源,真正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