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大学生村官誓在乡下“干出名堂”
2014-03-14 15:46:00

  26岁的东北男孩李兴隆最近在办理营业执照。但他并不是企业主,而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在中国农村,这些从大学毕业、到村里任职的年轻人正试图带领农民实现“致富梦”。

  作为吉林省蛟河市靠林村村支部书记,李兴隆打算带领村民建一个黄牛养殖合作社。通过村民集资和自然人投资,启动资金达到100万元人民币。

  这并不是李兴隆第一个致富项目。去年,他带领4户农民种植一种学名为天泡子的浆果。“要是种好了,一亩‘洋姑娘’(即天泡子)能收入1万元。”李兴隆说。

  除了带领乡亲们建合作社、种新品种,李兴隆还考虑通过电子商务给小山村的土特产拓展销路。

  同样打算帮农民找项目致富的还有从内蒙古自治区来到东北做村官的大学毕业生栗海波。为了这个目标,即将在今年9月任期结束的她决定续签一期,再干两年。

  在中国,大学生村官毕业于高校,在农村任职,被给予提高农村人才结构和管理水平的期望。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一村一名大学生”到“大学生村官”,数十万名中国大学生投入到农村建设中。

  在四川眉山市,已经有50多名在岗的大学生村干部成功创业,并由此带动1200多户农民致富增收。江苏一些地区还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帮助他们发挥带头致富的作用。

  王致远是吉林农业大学2005届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现在是吉林省舒兰市吉舒街道民主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舒兰市佳龙肉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

  毕业后,王致远利用所学知识带领村民养殖肉鸡,成立合作社,目前社员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而在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足1万元。

  在很多老村干部看来,这些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不会干农活,也不会跟农民打交道,难以取得农民的支持和信任,“在村里呆不长”。

  但是这些年轻人中的一些,眼里有活儿、腿上勤快,有眼界、懂电脑,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他们不仅通过选举从助理成为村长和书记,还有很多要在第一任期期满后,再接着做村官。

  如果不算创业收入,大学生村官们的薪水并不高。目前栗海波的工资、补助加在一起,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人民币。“够一个人过日子了,成家的话会有点紧。”栗海波说。

  在今年两会上,广东代表团的大学生村官冼润霞建议给大学生村官更多关怀,不要让大家为梦想回到农村又为生计离开。

  对此,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要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包括婚恋问题,给他们创造条件扎根基层、实现梦想。

来源:新华网   作者:姚湜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