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张雪梅用生命书写坚强 癌症缠身仍惦记着乡亲
2014-03-03 16:07:00

   

  张雪梅和村民讨论工作。

   

   

  张雪梅和丈夫张全宝。图据网络

  初春的巴中市恩阳区尹家乡大垭口村,春寒料峭,冷风刺骨。2月26日,天刚刚露出鱼肚白,张雪梅在家里已经忙开了:洗漱、煮饭、翻衣服……

  “你每天都吵着要去乡上,唉,你这个身体咋行嘛,我真的没办法!”丈夫张全宝埋怨中透出更多的是疼爱。

  “春节过那么久了,我还没出过门呢。”身为尹家乡大垭口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张雪梅心里有着太多放不下的“大事”:村卫生室、学校改建后咋样了?患了尿毒症的李俊灼身体如何?孤寡老人张映提生活得好吗?乡上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任务,群众路线在该乡推进到哪一步了……

  记者从尹家乡党员干部、大垭口村群众口中,从一本笔记本上,了解了这位饱受癌症折磨不服输的年轻女大学生村官的感人故事。

  初衷:到农村锻炼 用所学知识服务农村

  2月26日,张雪梅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一条又一条河,一条颠簸的乡村路通向大垭口村。1小时后,薄雾萦绕中的大垭口村小学门口前,她出现在了这里,一身红色羽绒服的她显得格外精神。

  “丫头,你病得这么重,出来干啥子嘛?”“李婆婆,我在屋里闷得慌,出来走走,谢谢你给我送的鸡蛋哟……”

  一路上,剧烈的咳嗽使得张雪梅边走边歇,乡里乡亲的问候让她倍感温暖。

  2008年7月,张雪梅大学毕业,凭着苦学的本领到“北上广”发达经济圈闯荡。可幸运对她来说只是昙花一现,上班不到一个月,家里传来不幸的消息——父亲病重,为不拖累家庭,父亲放弃治疗,凄然离世。张雪梅觉得,父亲早逝的原因是家庭贫困、没钱治病,贫穷和落后是偏远农村的硬伤。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她决定回乡发展,为改变家乡尽一份力。

  2009年,23岁的张雪梅被选聘为尹家乡大垭口村村主任助理,家人说她“没出息”,同学们笑她“没追求”,母亲声泪俱下:“我辛辛苦苦送你读大学,就是指望你摆脱‘农皮’,哪晓得你又回到了农村……”

  “我就是要到农村经受锻炼,要用所学知识服务农村。”张雪梅坚定自己的选择。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余定洲 苟忠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