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大学生村官,应该怎么干?
正月初八的北京春寒料峭,迎来了2014年的第一场雪。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让在塑料大棚蹲守了一夜的大学生村官胡建党脸上乐开了花。在这个初春的清晨,让他心里更加温暖、倍受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年春节前夕给山东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回信,这是20余万大学生村官最好的新年礼物。
连日来,总书记的复信在大学生村官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中央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为了带动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作出的战略决策,大学生村官责任重大。如何扮演好这一角色,是一门大学问。
有贴近农村的方法和技巧
胡建党在“全国西甜瓜擂台赛”上展示“印字西瓜”。 胡建党供图
胡建党,2007年7月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计划,来到大兴区庞各庄镇王场村担任村支书助理。2008年,他通过调研,发起并成立了北京爱农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开展绿色蘑菇种植。短短一年多,合作社已经开始盈利,16个大棚年出菇25万公斤,越来越多的村民投入到蘑菇种植。2010年1月,在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他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近7年的村官经历,胡建党感触颇深,也让他对祖国农村有了深厚的感情。从2007年村民年均收入7000多元,到2013年的18900元;从不受待见的“外来小毛孩子”到受村民拥护的村党支部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从学生到干部,角色转变了,责任也变了。一定要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到村民当中去,这是开展未来工作的基础,是根本。”作为有着近7年经历的“老村官”,胡建党分享着他的心得。
地处庞各庄镇东南角的王场村是个小村子,全村60多户人家也就两百口人。初到王场村,村民们似乎也并不买胡建党的账,虽然大家都对他很客气,但客气里多少透着“见外”,“村民们很朴实,表达特别直接。很多人心里都认为大学生就是来这里锻炼锻炼,不会留在这儿,更不会把心放在这儿。”
对一个“空降”的大学生而言,融入是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可能因为我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民有着更直观的认识。从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是我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信任的最好办法。”胡建党说。
2009年,村里有四户西瓜种植户因为买了假种子,损失巨大;可销售商却拒不认账,村民们又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想打官司又不知道怎么打,眼看就要血本无归的时候,胡建党站了出来。他一边学习法律知识,一边和村民们一起收集证据,按照法律程序做鉴定、公证;然后又想法子请来免费律师,帮忙打官司,最终为村民们挽回经济损失5.8万元。“开始我们都以为没希望了,没有胡建党,我们的官司打不赢。”种植户王强说。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村民,胡建党主动提出从镇政府宿舍搬到村里住,方便联系村民。在那个寒冷的早晨,胡建党哭了。好几个村民自发骑着三轮摩托帮他搬家,担心他路上冷还给他盖了一床棉被。“本来我想着租辆车就行了,可他们说这么点事儿花那钱干啥。我躺在后车斗里,心里百感交集。他们太朴实了,朴实地让我感动。当时我就立志要多为他们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