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清正在为村民讲解新农合政策
求助资金,下河挖沙,下井清淤,为村里招商……
六年来,大学生村官郭文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消了村民的质疑和不信任,换来了村民“跟着郭书记,快奔致富路”的口头禅。
郭文清说,我必须把仅剩的一年任期干好,如果村民还需要我,我肯定干下去。
小业务员投身农村
2007年,22岁的郭文清为投身农村建设,放弃一家网络公司的业务工作参加村官选拔考试,成为河北邢台县的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邢台县皇寺镇韩梅花村。
韩梅花村地处边远,总人口不过47户、245口人,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班子瘫痪的后进村。
刚到村时,郭文清从村主任助理干起,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因为他的勤奋,在2009年村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时,郭文清由副支书选为村支书。
村支书带头下井清淤
2010年春季,由于天气干旱,村民因为争水浇地打起了架。
郭文清出面制止,并调查发现村里浇地难是因为防渗渠失修漏水、机井淤积,水不够抽造成的。
“村集体没收入,集资款又不够用,那几天我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只有四处求援。”郭文清说。
他跑到镇政府寻求帮助,奔波在县水务局、商务局、农业局之间,最终为村里争取到15吨水泥、5000元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为了节省开支,他又带头下到冰冷的河里挖沙,下到没腰深的井里清淤。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村浇上了返春水。
办加工厂兴村、富民
要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最重要的还是“兴村”、“富民”。
2010年,他利用韩梅花村的地理优势,建立矿产品加工小区,以“产业基地”的形式招商引资。
在他的努力下,五个总共2600余万元的项目顺利入驻,解决了70位村民就业问题。
今年,郭文清为治污,关停了村里所有的矿产品加工项目。
“财路”没了,但郭文清没有气馁,他对韩梅花村的未来已画下了蓝图。
利用白马河、老建筑、生态林,发展农家乐旅游;争取资金建设“幸福乡村”,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再上一至两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