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农家的文俊庆,清楚地知道农民有多苦,打从走进大学校门的那天起,文俊庆就立志一定要学有所长,服务农村,回报家乡。2007年大学毕业后,文俊庆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大学生村官,同年9月顺利地被选聘为稷山县贾峪村大学生村官。从到村任职的那天起,文俊庆便尽全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促进小杜村百姓致富而努力。曾经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山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受到省委袁纯清书记的亲切接见。
土地整理惠民生
说真的,文俊庆很幸运,刚到小杜村工作时,小杜村正在申报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如果申请成功,该村就会得到国家总投资为1919万元土地整理项目款,村里的农田水利设施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在这关键时期,他陪着小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闫银龙日夜兼程,上运城跑稷山,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一点点疏忽,白天陪着闫书记履行各种申请手续,晚上经常熬夜反复修改申请报告,那段时间,文俊庆不是吃住在村就是赶在争取项目的路上,直到结婚的前一天才赶回家,直到现在妻子一看见人家一起买结婚用品,就会嘟哝一句话:“真不知道是跟你结婚还是跟你的家人结婚。”看着人家都是一对对新人上街买结婚用品,文俊庆心里就有点遗憾。
婚后第三天,文俊庆再一次踏上土地整理项目的申报工作中,因为这一项目关系到小杜村父老乡亲的切实利益,最终土地整理项目申报成功。他又主动请缨到土地整理施工现场,白天守在工地上既当服务员,又当质量监督员,晚上还要陪着两委主干做一些协调工作。因为土地整理项目中,要牵扯到一些树木的补偿,还牵扯到一些农田的调整,村民们虽然明白土地整理项目是一件造福小杜村祖辈的大好事,都非常支持,但是一遇到要自家田地调整,就打起了小九九,总希望能换到更好的地块,或者希望多得到一点补偿,都推脱着不愿意调换。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使工程按时完工,他主动承担了两户调整任务,没有想到的是,走访第一户就挨了当头一棒,户主一听是劝说要他们调地的,连院门都没让进,吃了个闭门羹。出师不利碰了一鼻子灰,心里万分失落,甚至有些想打退堂鼓。关键时刻村干部及时给予了帮助和支持,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总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总算把这两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经过七个月的连续奋战,小杜村先后平整土地5100亩,动土170万方,开拓田间道路并硬化47000米,路旁植树32000株,打深井7眼,埋灌管15000米,大力改善了农田水利设施条件。
农业调产促增收
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小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小杜村种植板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土地流转铺垫了道路。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稷山县的板枣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为农民增收拓宽了一条 “致富路”。
村两委积极动员村民进行农业调产,文俊庆和村干部入户反复讲解种植板枣的优势,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研究确定在原有板枣1500亩,新发展枣树栽植2500亩。但是村民种植枣树的积极性却不是很高,文俊庆就自己掏钱先后组织村民到加庄、南阳、陶梁等板枣种植基地参观学习枣树的栽植、管理等技术,让种植基地的枣农大户以身说教,使村民学到真正的枣树栽植和管理技术,看到板枣种植为农民带来的效益。同时,又先后多次为小杜村村民请来县林业枣研所所长王改娟到村召开宣讲会,印发资料,并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解难释惑。
在做好发动工作的同时,文俊庆又积极为村民联系苗木,帮助村民选好的苗木,自己又亲自开上三轮车,带领几位枣农到拉枣树苗。到了苗木实地,他自己先取个样苗,向村民介绍怎样的树苗才算标准,顾不上冷风的吹打、尘土的飞扬,大家抡撅、挥锹干得热火朝天。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又随同农业局的专家下地指导村民栽植枣树苗,还来到坡地跟专家学习了酸枣嫁接板枣技术。对枣树的后续管理和技术的指导,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老百姓的田间地头成了他的办公场所。科学的栽植管理,最终换来了枣树的茁壮成长,也换来了小杜村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
改善环境促和谐
2012年3月,由于工作原因,镇党委选派他到贾峪村任职。刚到贾峪村时,正好赶上村里开展新农村建设“绿化、净化”工作,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领导重托,文俊庆主动请缨参与到此次工作当中,文俊庆的态度得到了村干部的肯定和欢迎。在环境卫生整治和苗木绿化中,文俊庆既是协调服务员,又是工程质量监督员,既抓工程进度,又严把质量关。为了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文俊庆有时一整天都呆在村里。这里的柴堆不让动,那里的树木不让移,这里水管被轧断了,那里建筑要拆除,哪里有问题,文俊庆就与村干部奔到哪里。对一些无理纠缠的村民,文俊庆总是讲政策、说道理,以理服人,以政策办事。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栽植冬青、冬青球、红叶李等花木1100余株,同村干部和群众一道绿化全村40余条大街小巷。
紧接着,村里又开始了街巷道硬化工程,由于个别村民对工程有疑问,他同村干部一起登门做工作、讲政策,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终获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工程开工了,文俊庆又主动当上了质量监督员,每一天都坚守在工程一线,查看水泥沙子的混合比例,生怕再质量上出什么问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高标准硬化了街巷道22条,总计3700余米,配套完善吃水管道和下水道6000余米,铺设路沿石10000余米,极大改善了贾峪村的村容村貌。
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的表白,尽的是一份“大学生村官”的责任,谋的是百姓的幸福,在踏实干事、真诚服务的行动中换来了群众的认可,擦亮了“大学生村官”这张名片,让老百姓记住了“文俊庆”这个名字。小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闫银龙曾这样评价文俊庆:“认真踏实,工作有思路、有方法,让我这个在农村工作二十几年的老支书都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