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些刚从高校毕业的年轻人,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基层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他们的身上,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肩负着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庄重使命,展现出青年学子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源自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的使命担当。中国的知识分子,素来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传统,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大学生村官一腔热血到农村服务,是历史使命感的召唤、勇敢担当、知行合一的品格使然。他们在农村大地开拓创新、热忱奉献,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新拓展、新体现、新传承。
这种精神,源自当代青年人富有个性的追求和选择。当不少人都在质疑80、90后的脆弱、消极与稚嫩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却默默扛起了自信的大旗,不作惊天动地的宣誓,只身一人奔赴与原有生活天壤之别的农村,投身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付诸行动,勇于为自己负责。文能提笔做文章、武能挥锄刨大姜,这是他们的目标。他们说,你有你的舞台,我有我的快乐,即使坎坷挫折,也要勇往直前,我是大学生村官,我为自己代言。
这种精神,源自吴仁宝式几代农村干部优良传统的延续。传奇老书记吴仁宝带领华西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树立了一个样板。他说“只要心脏不停,就要脚步不停、脑子不停、事业不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停”。这几年涌现的很多优秀大学生村官,正是在老一辈农村干部精神的感召下,奋发有为,作出了一番值得骄傲的成绩。
每一位到农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都要深刻把握大学生村官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质,通过自己的努力,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把这种精神呈现出来,展现给社会。
要始终充满理想、胸怀抱负。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让宏伟的中国梦种在每一亩田地、留在每一个坚实的脚印上,烙印在每一个村民发自内心微笑的脸庞上。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把高远志向化作生命不竭的动力,把正能量传递到社会每一个角落,不轻易懈怠,不轻言放弃,哪怕遇到阻碍、困难和挣扎,也要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展开翅膀迎接最美的太阳。
要始终心系人民、服务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大学生村官作为国家选派到农村基层服务的人员,要做党在基层最可靠的代言人、实践者、推进者。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装着群众,行动想着群众,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建立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多说群众语言,多聊家长里短,与群众打成一片。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汲取群众智慧,更好推进工作,更好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始终脚踏实地、勤干苦干。基层多小事、杂事、琐事。年轻人最怕浮躁,沉不住气。只有把自己放到最低点,才能在那里开出鲜花。要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从点滴做起,不怕琐碎,不惧麻烦,勤快跑腿,细致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保持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头,不断自我加压和打磨,学会在失败和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历练提高。认真研究和分析农村情况,了解农村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从基层实际出发想办法、求招数、跑项目,千方百计帮助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大学生村官精神不是凭空而来,它是成千上万个优秀大学生村官辛勤付出凝聚而成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大学生村官精神也不是一成不变,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焕发出更加动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