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激励着全国23万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放飞青春梦想,谱写实现中国梦的“村官篇章”。作为一名刚刚从大学生村官岗位上走出来的青年组工干部,我就个人工作经历和感受,谈一谈对“大学生村官精神”的看法和意见。
一、甘于奉献办好事,让广大村民把大学生村官当“自己人”
大学生选择去基层当村官,愿意从热闹繁华的大城市,走进偏僻落后的小乡村,这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奉献的道路,就需要具备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情怀。
2008年,我和其他10名同学一起,成为了河北省沽源县的首批大学生村官。刚任职时,村民们对大学生村官还不了解,觉得是一件新鲜事,普遍抱着观望的态度。为此,我主动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与他们座谈交流、了解村情、民情。在协助村两委完成春季防疫、防火禁牧等工作后,村民们慢慢地接纳了我,也和我反映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一是大西洼蔬菜市场恒温库少,规模小,交易量小,出现卖菜难现象;二是市场硬化面积小,没有给排水系统,每逢雨季时,市场泥泞不堪,卖菜极为不便;三是村民文化活动少,每到农闲时间,大部分村民在打麻将、看电视。
在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后,我及时向乡村领导做了汇报。在乡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市场排水硬化工程20000平米,新建了恒温库3000平米、加工车间3000平米;2009年元宵节,协助组织村秧歌队进城汇演,并邀请二人台剧团到村演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打动了村民,他们也因此认识了我、肯定了我。
启示:大学生村官要想得到广大村民的认可和肯定,就必须办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心工程。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和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真正融入农村生活,顺利开展农村工作。
二、勇于担当多办事,让干部群众把大学生村官当“有用人”
大学生村官作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勇于开拓的青年人才,在基层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参加实践锻炼,多了解乡村情况,才能成为乡村工作的多面手、有用人。
我所任职的大西洼村,是一个户籍人口只有723人的坝上小村,实际在村人口还不足在籍的70%,日常工作相对较少。为此,我积极征求乡村领导意见,利用闲暇时间,到乡党政办、项目办、组织、纪委等部门学习锻炼。一是协助完成近年来开展的“干部作风建设年”、“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的各项工作以及全乡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去北京、围场等地考察了与北京新发地蔬菜对接、育肥牛羊养殖、马铃薯淀粉加工以及枸杞深加工等项目,并起草撰写了《坝上畜禽专业合作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议书》、《大西洼蔬菜市场完善功能建设项目建议书》等10余份项目建议书。二是对乡政府网站进行了全新的改版,突出本地新闻、政策法规和招商信息等内容,并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同时,还起草撰写了《2011年高山堡乡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发展规划》、《2011年度高山堡乡党委工作要点》等90多篇材料信息。三是每年坚持写一篇调研报告,内容涉及村域经济发展、蔬菜产业完善提高、基层民主及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